摘 要:利用旅行社把部分会议费用套现后,用作商业贿赂的钱去哪儿了?据此前公开的权威消息显示,医药公司部分人员采取直接行贿或赞助项目等形式,向个别政府部门官员、少数医药行业协会和基金会、医院、医生等大肆行贿。
唐志顺绘(人民视觉)
葛兰素史克(中国)部分高管被立案侦查
新闻背景
据公安部日前通报,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部分高管涉嫌严重经济犯罪被依法立案侦查。
公安机关查明,近年来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华经营期间,为达到打开药品销售渠道、提高药品售价等目的,利用旅行社等渠道,向个别政府部门官员、少数医药行业协会和基金会、医院、医生等大肆行贿。
药品价格,老百姓格外关心;医药领域商业贿赂,久为诟病。
医药领域商业贿赂现象有多严重?他们是怎样操作企图规避法律的?又是如何导致药价虚高的?7月12日,记者赶往长沙,对葛兰素史克部分高管涉嫌商业贿赂等经济犯罪一案的办案民警和部分犯罪嫌疑人进行了采访。
旅行社牵出贿赂案
一家小旅行社,不做旅游做会议服务,年营业额数亿元
“葛兰素史克出事了,其中国公司‘四驾马车’被公安机关带走。”7月11日,当公安部通报葛兰素史克部分高管因涉嫌商业贿赂等犯罪被立案侦查的消息传出后,引起世界关注、业界震惊。
或许有人对葛兰素史克感到陌生,但说到该公司在中国生产的新康泰克、芬必得等药品,相信不少人有所了解。它是一个有着超过300年历史的跨国医药公司,目前年产药品40亿盒,产品遍及全球市场。但该公司近年来“丑闻”不断,被美国、意大利、新西兰处罚过。这次在中国的商业贿赂案是如何暴露出来的呢?
这还得从一家旅行社说起。今年年初,公安部在工作中发现,上海临江国际旅行社等部分旅行社经营活动异常,随即组织力量进行调查。临江旅行社是个成立于2006年的小旅行社,也是个人手不多的“夫妻店”。奇怪的是,这家旅行社基本不做旅游业务,只做会议服务,年营业额却从最初的几百万元很快做到数亿元。
这家旅行社有何诀窍,为什么会议业务这么多?公安部部署当地公安机关经过多次明察暗访,查明了该旅行社所做会议业务,大多数是一些外资医药公司委托的,尤其与一家医药公司业务往来频繁,一年中要举办大大小小的培训会无数。这家医药公司就是葛兰素史克。顺藤摸瓜,警方很快掌握了该医药公司部分高管涉嫌犯罪的确凿证据:他们与临江旅行社等公司人员相互勾结,利用召开会议等形式套取现金,一部分占为己有,一部分用于商业贿赂。
鉴于长沙公安机关对医药领域商业贿赂案件的侦办能力和水平,公安部指定长沙公安机关异地管辖此案。6月27日和7月10日,在公安部的统一组织指挥下,长沙公安机关与北京、上海、郑州等地公安机关相互配合,分两次对该案犯罪嫌疑人实施抓捕。葛兰素史克的赵虹燕、梁宏、黄红、张国维4名高管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巨额会费藏“猫腻”
虚增会议规模,假报会议活动,大量套现用于商业贿赂
要不是亲耳所闻,一般很难将“承办会议”与“商业贿赂”联系起来,也很难相信利用会议费做文章企图规避法律已经成为外资医药公司的普遍做法。
“本来只有100人的会,预算成150人参会;拿到预算的一些小型会议,根本就不开。”葛兰素史克副总裁、运营总经理梁宏举例介绍了在会议费上做手脚的方法。据了解,外资医药公司有着较为严格的财务规定,为了提高药品的销量和售价,往往需要对各方进行行贿,医药公司的部分人员就在会议费上打起了主意。
临江旅行社法人代表翁某交待,他与梁宏的“合作”始于2010年,主要是在梁宏的授意下虚增会议规模。他回报给梁宏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直接把钱返给梁宏,3年共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