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温州黑作坊洗衣粉泡水冲洗鸡腿制成乡巴佬熟食

http://www.e23.cn2013-08-22新华网

    摘  要:新华网温州8月22日电 乡巴佬”系列即食休闲食品,作为浙江温州特点销往全国。然而最近记者在温州暗访发现,一些被超市退回的过期、变质的鸡腿、鸡翅、鸭头等熟食,并没有依法销毁,而是在夜黑人静之际,被黑作坊采取拆除包装“漂白”、添加化学物质等“整容”手术,最后穿上散装统货的“马甲”重新流入市场坑害消费者。

  新华网温州8月22日电 乡巴佬”系列即食休闲食品,作为浙江温州特点销往全国。然而最近记者在温州暗访发现,一些被超市退回的过期、变质的鸡腿、鸡翅、鸭头等熟食,并没有依法销毁,而是在夜黑人静之际,被黑作坊采取拆除包装“漂白”、添加化学物质等“整容”手术,最后穿上散装统货的“马甲”重新流入市场坑害消费者。

  变质熟食只见招回不见销毁

  “乡巴佬”系列即食休闲食品作为温州市苍南、平阳两县的支柱产业,主要集中在两县交界的灵溪镇、萧江镇一带,企业近百家,销售网点遍布全国城乡成千上万家大小超市、便利店。

  由于“乡巴佬”被质疑有歧视农民之嫌,不少企业则以谐音改头换面为“香吧佬”、“鲜不老”、“鲜八佬”,但业内和广大消费者习惯上仍以“乡巴佬”称之。

  苍南县食品工业行业协会黄开周会长称,该产业年产值高达800亿元,年产量达100多万吨。随之而来的是,每月、每天来自全国各大超市、便利店都有成千上万箱鸡腿、鸭头系列熟食过期、变质被退回。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者对召回的不合格食品必须采取销毁等措施。但是,一些“乡巴佬”生产厂家将这些变质货从全国各地收回到苍南、平阳的生产总部后,不依法销毁,而是“变废为宝”,昧着良知重新卖给“包围”在厂家四周多如牛毛的黑作坊。

  前不久,记者在当地龙头企业“浙江乡妹子食品有限公司”采访看到,紧邻生产车间有一块面积五六百平方米的露天水泥地,过期退货物一箱箱堆积如山。空地上,晒满各种各样已拆除包装的鸡腿系列,恶臭扑鼻。

  每天,都有三五个女工,专在纸箱边不停地拆分纸箱,麻利地将箱里面的退货物取出分类:成色较好的,直接拆除包装,将肉品扔进身边的水桶;明显发霉变色的则不拆包就扔在身后的空地上。这些拆包或没拆包的产品,最后均统一装进一只只麻袋作“另行”处理。

  记者随警方在长达1个多月的侦查中,从未见该公司将这些“腐臭物”投进焚烧炉中销毁。一位侦查民警称:“也没见周边一些同行厂家焚烧,这些厂的焚烧炉是聋子的耳朵--摆设。”

  被称为“回收大王”的平阳县萧江镇庄某干在当地知名度很高。知情人说,庄某与“乡妹子”公司办公室主任梅某保持热线联系,固定从该公司及“香仔”“吕家乡”“老李”等龙头企业收购大批过期、变质货,“几乎每天收购几百到一两千斤”。

  据有关方面透露,该产业的过期、变质货占总量5%以上,当地企业平均每天回收的“总产量”上百吨。

  黑作坊的秘密在黑夜

  梅某是萧江镇叶段村的村民,每当夜幕降临,梅某夫妇穿上防水围裙,在家后面的一块空地上开始忙碌起来。第一道工序是拆除真空包装,第二道工序修剪剔除霉烂物整卖相、化整为零切片鸭腿掩盖变质的“脸面”,第三道工序用自来水清洗,水煮除味。第四道工序用“红粉”染成鲜艳欲滴的样子。

  做完这一切,最后将成品用塑料薄膜包好,几十斤一块冷冻成大方块,然后发给浙江温州、台州地区以及福建北部地区的下家熟食批发商。

  大批过期变质、腐败食品,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返回家乡”后,就这样成了一些不法分子的“摇钱树”,当地也因此崛起一支为之“化妆”“整容”的地下专业团队。

平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络编辑:张晓燕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