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酒变身“民酒” 白酒业旺季将迎结构性回暖
摘 要:8月21日晚间,老白干酒公布2013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06亿元,同比增长10.71%;实现净利润2803.45万元,同比下降12.14%。
8月21日晚间,老白干酒公布2013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06亿元,同比增长10.71%;实现净利润2803.45万元,同比下降12.14%。
老白干酒“负增长”的中期成绩单正是上半年白酒行业的真实写照——行业步入深度调整期,酒企和经销商共同面临巨大销售压力,高增长、高利润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
业内人士指出,白酒行业的调整仍将持续1-2年,但经历今年一季度的量价齐跌之后,伴随着众酒企经营思路的调整,二季度白酒业在去库存的过程中艰难寻底。下半年,消费旺季的到来将会刺激需求改善,估值处于底部区域的白酒板块有望迎来回暖。
名酒变身“民酒”
此次白酒行业调整,首当其冲的便是位于白酒金字塔塔尖的高端白酒。上半年,以茅台、五粮液为代表的高端白酒一度出现量价齐跌、库存积压甚至价格倒挂等问题,令市场对一线酒企业绩产生较大担忧。但凭借良好的品牌力和渠道控制力,一线酒企也显示出较好的业绩调节能力及抗风险能力。
五粮液8月15日公布的半年报略超市场预期,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5.20亿元,同比增长3.1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91亿元,同比增长14.76%。酒类收入149.24亿元,同比增长2.7%。毛利率为74.11%,同比增长7.12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维持增长的同时,五粮液预收款及应收票据均发生较大变化。半年报显示,由于经销商减少预付款,五粮液预收款项期末余额为33.86亿元,较一季度末的38.63亿元继续下降12.3%,较年初的64.67亿元大幅下降47.6%。期末应收票据达到42.47亿元,较年初大幅增加63.72%,公司解释,主要是经销商通过使用银行承兑汇票进行结算增加所致。
瑞银证券王鹏表示,从酒企已经披露的半年报可以看出,白酒的渠道压力变大,表现在酒企层面上为预收账款下降、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大幅减少,企业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增加等,这也反映出行业调整之时酒企销售模式的变化,以往“先打款后给货”的销售模式发生改变,说明渠道现金压力较大,这些情况将在白酒公司中普遍存在。“对于龙头企业而言,由于在资金、规模、渠道控制上有优势,龙头企业的业绩调节能力、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好。”
今年5、6月份时,由于价格超跌刺激终端购买意愿,加上厂家控货策略对经销商信心的稳定,高端白酒也出现企稳回升,价格及销量均出现回暖。
以贵州茅台为例,贵州茅台一季报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9.11%、21.01%。申银万国童驯预计公司中报净利润增长14%-21%,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有望较一季度明显改善。
童驯指出,行业消费价格重心下沉,价格带明显收窄,也刺激了部分消费者在品牌选择上向上转移,而茅台正是这部分消费者转移后的受益者,在5、6月份的高端白酒挤压式增长中胜出。加上茅台上半年针对市场变化做出的政策调整,使得茅台5、6月份的销售呈现“价量齐升”的现象,上半年飞天茅台销量预计增长5%左右,二季度单季销量预计增长30%以上,在高端白酒中一枝独秀。
高端挤压低端
老白干酒此前确定的2013年营收计划为20亿元,但上半年公司仅实现8亿元营业收入,完成全年计划的四成。老白干酒表示,主要原因是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限制三公消费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白酒行业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高档酒销量下降所致。
事实上,老白干酒的情况也反映出当前二三线酒企所面临的窘境——对于二三线白酒企业而言,此次白酒行业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更为明显。
瑞银证券王鹏指出,白酒
- 市价1300元仅卖450元 买名酒要看“身份证”(2013-06-17)
- 买来瓶子违法灌装 假冒名酒多流向KTV(2013-01-21)
- 茅台站稳千元价位 中秋备货刺激高端白酒回暖(2013-08-21)
- 高端白酒市场低迷 定制白酒"奢侈品"能否"突围"(2013-08-20)
- 茅台飞天失守“指导价” 中档白酒“变相”降价(201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