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可能是对如今手机厂商处境最贴切的形容。面对着诺基亚、摩托罗拉、黑莓等传统巨头纷纷让位或退出,国际手机市场格局正在重新划分;而放眼国内,随着苹果和三星颓势显现,国产手机厂商可谓拼杀激烈。不过,在表面繁荣的背后,价格竞争和产能过剩等问题让国内手机行业暗潮汹涌,随着4G牌照发放在即,新一轮洗牌已经为时不远。
新一轮洗牌的序幕
暗藏危机的表面繁荣,这一幕与本世纪之初的中国手机市场情况非常相似。当时,同样是国产手机品牌的春天,以波导、TCL、夏新、科健、熊猫等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品牌意气风发,在市场份额上已经超过了当时还如日中天的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洋品牌。然而好景不长,仅仅数年之后,由于技术、产品上的短板,面对洋品牌的反击,本土品牌纷纷溃败,多数在那一轮洗牌中一蹶不振乃至退出了历史舞台。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
亮认为,如今中国手机市场的竞争不仅仅是异常激烈的,甚至是你死我活的。在这场竞争中,“中华酷联”四巨头逐渐补上了诸多短板,整体竞争力得以提升,同时高频率的手机型号发布,也为他们进入更多细分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但是他们的这种突破,对于国产小品牌而言,将带来巨大影响。“到明年年底前,大量的手机厂商将陆续退出这一对他们来说是鸡肋的产业。”付亮表示,一场大浪淘沙的手机行业洗牌即将开始。
□未来展望
4G发牌成关键因素
“三年将成为一个时间窗口,三年之后,有的厂商会上天堂,有的则会下地狱。”何士友断言。而之所以他给出三年这样一个时间,主要是因为我国4G牌照发放到4G手机规模上市,差不多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而4G在很大程度将成为国内手机厂商下一阶段竞争的核心因素。
在上个月底的通信展上,工信部部长苗圩对外表示,今年内肯定发放4G牌照。虽然具体的日期外界仍不得而知,但今年剩下的时间只有不到3个月,因此将由4G竞争触发的新一轮手机厂商洗牌,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相比3G时代的智能手机,4G手机在天线设计、支持频段、芯片方案等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要求,相应技术门槛也有所提升,这也成为一些国产品牌无法回避的难题。
在已经规模商用4G业务的国家和地区,三星、苹果、LG等国际品牌已经有了多款成熟的4G手机问世,技术上的优势使得他们可以更快地在中国市场推出4G产品;而对于“中华酷联”这样的国内领军品牌来说,4G手机也不是问题,他们的4G手机也都已经发布或者发布在即。因此当中国的4G时代真正到来,这些拥有技术积累和储备的厂商将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反观那些技术积累较差的中小厂商,则很难在短时间内推出有竞争力的4G产品,于是市场的淘汰赛很可能就在那时启幕。
库存危机显现
不过再大的市场也难以吸收持续扩大的产能。一方面,国内仍在有厂商不断投身到手机这片已显拥挤的红海中;另一方面,现有的一些厂商也仍在扩大着自己的产能,希望在这一波繁荣的行情中获益更多。这就使得国内的手机市场难免开始出现虚火上升的情况。此外,国产手机品牌的质量也多被吐槽。
在何士友看来,如今中国的手机市场,已经很像是曾经的中国光伏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隐患已经埋下。事实上,记者从一些手机行业内人士处了解到,一些手机厂商已经开始出现较为严重的库存问题,而对于手机这样一个竞争激烈需要快速周转的行业来说,库存危机是足以致命的。
自主芯片技术抢先机
在4G手机上,最为关键的技术核心是芯片解决方案,而中国的4G网络势必将以TD-LTE为主。目前,最为主流和成熟的TD-LTE芯片解决方案提供商只有高通,从已经通过工信部入网认证的几款4G手机来看,绝大多数都是采用的高通芯片。而之前主要以低价格与高通争夺市场,并凭借价格优势吸引了大批国内厂商的芯片厂商联发科和展讯,其4G芯片都尚未具备量产的能力。这意味着,国产手机品牌将不得不更加依赖高通,鉴于高通芯片的价格成本,在国内4G手机上市初期,将很难看到千元及以下级的产品。
不过,在国内的厂商中,唯一的例外是华为。在已经获得国内入网许可的4G手机中,华为的D2LTE版采用华为自家的海思芯片,这使得华为在4G产品上拥有更多主动。之前,华为的海思芯片主要应用在其P6、D1、D2等中高端手机产品上,而在4G时代华为也有意利用这一点扩大优势。华为终端中国区总裁王伟军告诉记者,在4G时代,华为将加大自主芯片的使用率,尤其是之前并未涉及的千元智能机系列,这也能让华为在对手尚无法推出千元级别的4G手机时抢先半年左右占领这一市场。
实际上,这种从芯片端取得优势的想法并非华为的专利。何士友也对外透露,中兴通讯也一直在秘密打造自己的4G芯片解决方案,明年上半年将正式对外推出,从而结束中兴在手机芯片上依赖其他厂商的历史。“在芯片上获得自主地位,对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是生死攸关的事情。”何士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