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小米盒子、乐视盒子、PPBOX、阿里盒子、TP-LINK盒子、彩虹BOX、天猫盒子、百度电视棒、京东盒子等盒子类产品相继发布,也拉开了互联网厂商“客厅大战”的序幕。客厅大战的背后又将是什么,难道真的像贾跃亭(乐视网CEO)所述是为了颠覆传统电视?
处理技术也有优劣之分。最后一方面现在内容的获取成本过高、过于依赖传统电视台,甚至即使你花费了高昂的版权费用后,还有一些苛刻的播放条件,诸如跟随电视台播放的节奏,电视台播出后才能播放等。所以“盒子”大战要想突围,必须要克服上述挑战。
政策风向随时在变,不要越过红线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盛大盒子才是“盒子”类产品的鼻祖。05年盛大就推出了“盒子”类产品,但是发布不到半年就被广电总局叫停。在此之后,再也没有厂商发布“盒子”类产品了。直到去年小米盒子的出现,才改变了“盒子”的竞争格局。因为小米当时走了一条围魏救赵的路,通过与CNTV合作规避了政策风险。
因为广电总局规定,电视盒子只能连接广电总局批准设立的集成平台,不能与其他互联网企业数据库连接,而内容服务商只能接入集成平台,不能与公开网络连接。
而小米的方法也得到了乐视、阿里的借鉴,他们纷纷通过与集成平台商合作,规避政策风险。不过政策是随时在变的,并没有人知道下一刻这样围魏救赵的方法以后是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