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户存款一月流失近九千亿元 “存款搬家”或成常态
摘 要: 新华网天津11月14日电 央行近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今年10月,我国住户存款减少8967亿元。专家指出,住户存款在一个月之内“失血”近九千亿元,多系季节性因素影响。而随着理财渠道的多元化,“存款搬家”将成为常态,银行的“存款保卫战”也将越来越近。
新华网天津11月14日电 央行近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今年10月,我国住户存款减少8967亿元。专家指出,住户存款在一个月之内“失血”近九千亿元,多系季节性因素影响。而随着理财渠道的多元化,“存款搬家”将成为常态,银行的“存款保卫战”也将越来越近。
“十月失血”已成规律
央行近日公布的《2013年10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10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107.02万亿元,同比增长14.3%;狭义货币(M1)余额31.94万亿元,同比增长8.9%;流通中货币(M0)余额5.56万亿元,同比增长8.0%,整体表现较为平稳。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0月份,在财政性存款增加6284亿元的同时,人民币存款整体减少了4027亿元,住户存款减少8967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2068亿元。在一个月之内,住户存款流失近九千亿元,引发市场关于互联网金融分流存款、“钱荒”再袭、央行收紧银根等诸多猜测。
记者查阅央行相关数据发现,“十月失血”并非孤例:2010年10月,住户存款减少7003亿元;2011年10月,住户存款减少7272亿元;2012年10月,住户存款减少6639亿元。每到十月份,住户存款就会大幅减少,似乎已成规律。
从数据来看,尽管10月单月我国存款总量下降了4027亿元,但1至10月,人民币存款总量增加了10.86万亿元,相比去年同期,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长了14.5%,已高达102.69万亿元。10月份几千亿元的存款下降既未改变总款总量持续增长的趋势,也未对存款总量有太大的影响。
季节波动未超出正常水平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褚建芳认为,银行存款季末大幅冲高、季初大幅回落的现象已存在多年,尽管今年10月银行住户存款的减少额相对略高,但并未超出正常水平。
央行数据显示,在2012年,3月份、6月份和9月份等三个季末月份,新增存款分别达到3.0万亿元、2.9万亿元和1.7万亿元,1月份、4月份和7月份三个季初月份,则分别减少8000亿元、4656亿元和5006亿元,波动剧烈。今年4月,住户存款减少高达9341亿元,7月,住户存款也减少了3935亿元,每到季初,住户存款都会出现一定“流失”。
天津某城商行副行长告诉记者,银行一般都在季末“冲时点”,通过各种办法拉存款,一方面是为了完成“存贷比”等监管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把存款总量人为“做大”,从而起到粉饰季报的作用。
这位副行长表示,保本理财产品是算作存款的,因此许多银行都会发行跨季末的保本理财产品,靠高收益吸引资金,达到“冲时点”的目的;另外,非保本的理财不算存款,许多银行有意把非保本理财产品设计为季末那一天到期,等理财产品到期那天就变成活期存款趴在银行账上,也能达到“冲时点”的目的。等过完季末“时点”,这些非正常的理财资金陆续撤出,存款总量下降也是正常的。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除了使用银行理财产品,许多银行的基层网点为了完成考核,甚至会在特殊时点花钱买存款。有些银行对公业务任务完成后,会找一些熟悉的民营企业,要求其在季末这一天把公司账户的资金转一部分到个人账户,帮助其完成零售业务的考核,过了季末再转回去。
“存款搬家”或渐成常态
专家认为,尽管今年10月银行存款流失的主因仍系季节性因素,但随着理财渠道多元化,“存款搬家”将成为常态,银行的“存款安全”将面临更大压力。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陈颖认为,今年6月以来,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