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7岁的杨柳打开微信,发现朋友圈的更新速度比往常快了许多,里面大多是一些名牌服装、鞋子、包包的图片。“朋友圈里,已经有四个人在搞代购了。”杨柳说。
27岁的杨柳打开微信,发现朋友圈的更新速度比往常快了许多,里面大多是一些名牌服装、鞋子、包包的图片。“朋友圈里,已经有四个人在搞代购了。”杨柳说。
如今,微信不再是单纯联络朋友感情的地方。许多有生意头脑的人,瞄准了“朋友圈”这一平台,做起了熟人生意。他们凭借个人相册的图片,配上简短的文字,就将生意做得有声有色。朋友卖东西,到底值不值得信赖,这种营销模式到底有什么潜在风险?女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调查。
门槛低:注册个账号就能开店
刘欣是个不折不扣的手机控,没事儿就爱刷刷微信。最近,她发现朋友圈里多了很多服装、鞋子、包包的广告,这些广告都来自于自己的好朋友徐娜。难道,徐娜被盗号了?刘欣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徐娜利用业余时间干起了代购。
徐娜告诉刘欣,微信开店成本几乎为零。徐娜分析,假如在淘宝开店,不仅需要实名认证、发布十件以上的商品、开店考试等环节,还需要购买流量上传图片、搭建和美化店铺页面。“想代购化妆品等商品还要缴纳保证金,而在微信上开店只需要注册一个账号而已。”
徐娜强调,“微店”的交易方式很便捷。店主不需要存储成本、物流成本,直接在卖家和厂家之间赚取差价就行。
在徐娜的带动下,刘欣也跃跃欲试想开家“微店”。“反正在微信上开店不仅成本低,还不用像淘宝客服一样24小时待命。”
记者了解到,由于微信开店门槛很低,微店已在朋友圈里遍地开花,从红酒、眼镜、化妆品到服装、包包、饰品等品种一应俱全,其中代购和特色定制最为吃香。
朋友圈生意主要靠“杀熟”
相比起刘欣,专做服装生意的王君是嗅觉更加灵敏的人群之一。早在2010年,王君就开始试水朋友圈。他的生意主要集中在服装、鞋子、箱包三方面,目前的客户群已经稳定在两三百人,每天的订单能达到二十几笔。
在他看来,与陌生人之间的合作不同,朋友之间信任度更高。不认识的人,可能看的多买的少。但朋友只要张口问了,就基本会买,能节省很多精力。“这样我就能兼顾实体店和代购生意了。”
因为私交不错,王君和朋友之间的交易流程很简单:王君发布图片后,若朋友相中后会来订货,王君再托人购买。“因为都是朋友关系,我从来没有让他们预付订金。”
为了维系自己的口碑,王君在货源方面表现得很严谨。以服装为例,王君先拜托在韩国留学的朋友逛街时多拍一些图片传回来,如果款式被朋友相中了,王君再拜托朋友从韩国买。在鞋子、箱包的代购上,王君也都是拜托朋友去国外的商超专柜购买。
王君表示,尽管专门的代购团队已应运而生,但他并不打算用。“信任来得不容易。为了保真,我每个环节都拜托自己信得过的人来操作。”
真货、假货、高仿鱼龙混杂
今年10月起,晓敏也开起了微店,主要经营香奈儿、圣罗兰、凯斯罗德等品牌的代购。大牌童装、大嘴猴床品也在她的经营范围内。
晓敏向记者透露,朋友代购并不代表货品一定保真。在朋友圈里交易的物品里,真货、假货、高仿各种类型都存在。“买东西时,朋友的可靠度很重要。”
晓敏表示,对于商品的好坏,卖家更多是用价格来说话,比如说一个商场卖四五万元的商品,朋友只卖两三千元,货品肯定有猫腻。但这并不意味着买东西的朋友就被骗了。“大多数时候,买东西的人也是知假买假。有的朋友甚至直接问我,能不能帮她们弄到超A版。”“我见到过的仿冒得最逼真的就是女包。”晓敏称,有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