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受累高端餐饮销量受挫 调味品不再孤注一掷押宝餐饮

http://www.e23.cn2013-11-19北京商报

    摘  要:由于今年高端餐饮降温,一些调味品企业前三季度净利下降,尽管现在的渠道还是以餐饮为主,但很多品牌调味品企业已经意向转型,不再孤注一掷押宝高端餐饮,转向餐饮+零售+食品加工三驾马车并行去冲刺增长目标。

情况下,重视大众餐饮市场的消费格局、重视家庭消费和半成品加工环节的需求去销售,调味品的三大销售渠道齐头并进,不能再厚此薄彼。总体来讲,我觉得,全年的调味品市场不会下降太多。”

  “哪类调味品占行业总产量比重越大,就表明其需求量越大。餐饮业需求量下降,而部分调味品在产量方面未得到及时调整,故而损失越大。”尹名年介绍,目前企业将天平指针从餐饮业拨向零售业,借助上市之后产生的“国宴用醋”这一名誉,研发醋饮料以迎合一般消费者,同时也将调味品醋向商超倾斜。

  北京调味品企业

  难进领军阵营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无论是在调味品生产还是销售方面,北京的调味品企业难以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南方企业抗争。

  据大董负责人透露,现在该公司旗下各店使用的调味品绝大部分是李锦记和联合利华饮食策划公司的产品。首旅集团负责旗下各主要饭店餐饮企业调味品的集中采购工作,在首旅的集采平台,并不是仅局限于北京二商集团王致和的调味品,而是集纳着包括李锦记、联合利华饮食策划、海天等多个品牌的不同调味品。

  一位消费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以前自己家里做菜主要用金狮酱油、和田宽醋,现在也发生了口味变化,多采购李锦记酱油、老才臣酱油。他表示:“选购这些品牌的原因是,它们的产品更细分化,能满足我们这些上班族花最少时间吃最可口饭菜的需求。比如,红烧可以用红烧汁,蒸鱼有蒸鱼豉油,酱油分为锦珍生抽、一品鲜酱油、精选生抽、精选老抽、天成一味特级鲜酱油等,而北京传统企业的产品缺乏市场细分化,还停留在以色取味上。”

  对此,北京商报记者特别查看了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无论是酱油还是食醋,北京调味品企业都止步于中档梯队,难以与南方企业抗衡。比如,在酱油生产方面,北京老才臣食品有限公司与北京和田宽食品有限公司年产量分别为2.05万吨和1.96万吨,在33家统计企业中排名第19和20位;而在食醋产业方面,北京二商龙和食品有限公司排名26位,年生产量0.81万吨,同比下降了27.53%。

  调味品行业

  成资本投资新宠

  白燕介绍,目前一部分大中型调味品品牌企业正筹划上市,预计将成为证券市场食品饮料板块新的投资热点。但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调味品上市企业的情况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

  截至今年9月30日,除阜丰集团和山东富氏外,其余11家上市企业中,主打鸡精品牌的佳隆股份净利润率为23.2%,在调味品行业中名列前茅。而恒顺醋业与中粮屯河的净利润率却不足5%。且莲花味精和星湖科技出现亏损,净利润率为-15.3%和-8.7%。

  然而,这些并没有影响到资本看好该行业。中国是一个调味食品生产大国,据中国调味品协会2012年著名品牌企业100强的统计数据显示百强企业生产总产量的行业平均增长率为15.67%,总销售收入平均增长率为19.02%。

  当然,调味品行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其本身的行业属性。调味品是老百姓日常佐餐需求,也是餐饮业、食品工业等重要的原辅材料。调味品在餐饮业中的比重,已经突破10%的临界点,即餐饮业每消费10元钱,其中就有1元钱用于调味品消费。

  同时,食品工业作为工业化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快速发展也为调味品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据粗略估计,市场上已经有超过1万家的调味品企业,从传统的酱油、醋,衍生到调味料、调味粉、调味酱等,不仅产量、产能提升,品类上也得到了极大丰富。

然而,不能忽视的是,中国人口众多,众口难调,也导致了中国调味品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络编辑:张晓燕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