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台32英寸的液晶电视才1599元,一双长靴标价2680元,打了6折,最后还是比电视机贵。一位武汉汉口的妹子连连吐槽,买双品牌靴子就花掉了近半个月的工资,有点难以承受。她直言“败家啊!”,昨日这条微博在网上引来众网友关注,纷纷感叹现在的靴子比电视机还贵。
身价为什么贵得让人咋舌?
记者从浙江省皮革行业协会了解到,“要剖析一双皮靴的售价,不能仅看几十元到几百元的‘硬成本’,其中还有许多诸如房租、人工成本、商场入场费等消费者‘看不见’的隐形成本。今年原皮的价格确实在涨,但对最终的定价几乎没有影响。我认为还是中间商‘捂盘’推动了售价,流通渠道越多,单位产品的运作成本就越高,最后到消费者手上的价格就高了。”协会相关人士孙女士说。
郑先生也同意这样的说法:“尽管原材料成本上涨了,但我们今年秋冬季的靴子出厂价都没有调。这些靴子出厂后,经过一层层的代理商或经销商,最后才到零售终端,流通渠道这么多,所以产生的渠道费用就越高,价格成本最后都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像我们这些做鞋子的厂家,以前能净赚30%,现在被压缩到10%甚至更低,厂家其实赚的不多。”
根据中国皮革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到6月全国规上皮革毛皮及制品和制鞋业完成销售收入5386.5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回落0.8个百分点,且累计增速呈现逐渐下滑的态势。收入前十省份中,福建、广东、浙江等传统皮革大省占据前三,但增速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浙江增速更是低至3.6%。在利润方面,1-6月全国皮革行业实现利润总额313.5亿元,同比增长11.69%,增速回落4.5个百分点,就各子行业而言,占据行业半壁江山的制鞋业利润增速仅为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