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国乳业面对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对于新一代的年轻妈妈们而言,那些婴幼儿配方奶粉上标注的洋品牌似乎成了某种质量和安全的绝对保障。在这种“崇洋”消费意识的引导下,一大批冒充洋品牌的“假洋鬼子”奶粉如雨后春笋般涌入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
,差价不会超过2元钱。
但是,以800克60元为基础价,一般“假洋鬼子”产品抵达中国大陆加上运费关税的到岸价约在80~90元。然后他们以100~120元的价格卖给大经销商,从中靠走量维系巨大的利润总额。此后,经销商会以150~180元的价格卖给门店,门店在将该品牌奶粉抬高至250~300元。
“假洋鬼子给经销商和门店的单位利润对比正规洋品牌要高得多,可以是正规品牌的3~5倍之多,业内更有甚者可以达到10倍。这种激励政策对经销商和线下门店充满巨大吸引力。但是这种靠高让利拉动的销售,最后埋单方却是不知情的消费者。”上述洋奶粉高管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看到,450克罐装的德露滋1、2、3段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网上价格为228元,这几乎超过了许多真正的洋品牌。比如达能旗下正宗荷兰奶粉品牌诺优能(又称牛栏),900克的售价220元;多美滋金装优阶1段900克售216元。
一位乳业圈内的专家称,目前业内没有对“假洋鬼子”奶粉的数量做过具体的统计,也没有机构知道他们的市场占有量究竟有多大。但是来自业内的消息称,2014年4~5月份,将会有部委级别的政府职能部门对海外OEM代工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假洋鬼子”们进行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