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上海自贸区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平台28日正式启动,箱包服饰、食品、母婴用品和化妆品四大类500多种商品上线销售。这一名为“跨境通”的电商平台被外界称为“海淘”的正规军,让近年来一直处于“半地下”状态的“海淘”行业有了在“阳光”下发展的机会。
来越多将是“跨境通”的必然趋势,只是时间的问题,后续的服务、体验完善将成为“跨境通”的又一优势。
风险 “海淘”正规军也不享受实体店售后服务
对于众多的“海淘”爱好者来说,海外购物的最大风险在于商品的售后服务,由于退换货和维修保养基本无法在境内品牌店进行,只能通过寄回海外电商的方式处理。所以对于本身价格不高的商品,“海淘”用户往往选择放弃退换和维修;而对于本身价格较高的奢侈品,就只能支付高昂的海外物流费用寄回退换,同时承担高额的时间成本和运输风险。
对于通过“跨境通”购物之后,出现质量等问题是否享受各品牌实体店售后服务的问题,北青报记者昨日以消费者身份致电“跨境通”客服热线询问。“跨境通”客服人员表示,“跨境通”只是一个电商平台,如果出现问题,消费者可联系商家协商解决问题,如果找不到商家,“跨境通”平台可以帮助记录、寻找商家,但购买的商品无法在境内实体店享受相应的售后服务。
有业内人士表示,尽管如此,“跨境通”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仍有一定价值,其最大优势或许在于对于正品更有保障。普通消费者在“海淘”过程中由于货源不明而担心是否为正品,而“跨境通”实行全程的电子化管理体系,购物渠道比较规范透明,基本能保障买到正品。
“海淘”大军“地下”迅猛发展
“海淘”即境外购物,近年在国内得到迅猛发展。自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爆发所引发的奶粉焦虑后,国内父母更多将目标对准海外奶粉市场,也使得“海淘”消费群体的需求开始得到爆发式增长。随着“海淘”的进一步发展,“海淘”大军所需求的范围扩大到服装、化妆品、玩具、电子产品等更大范围。
后来,人们发现在国外购买部分商品即使加上运费和关税,也比国内商品便宜时,“海淘”大军进一步得到增长。但语言障碍、海关政策、物流和税收规则是横在“海淘”大军面前的门槛。近年,国内开始出现一些“海淘”代购网站或优惠信息网站,跨国网络代购也成为迅猛发展的新商业模式。
不过,由于“海淘”一直处于“半地下状态”,目前并没有精确的数据对此进行统计。但一份在搜狐网上进行的近万人调查显示,37.7%的受访者称有过“海淘”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