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土豪老板掷百万元购百根金条发年终奖

http://www.e23.cn2013-12-30中国网

    摘  要:《2013企业年终奖调研报告》显示,较2012年的调研结果,仅两成受访企业下调年终奖。七成受访国企上调年终奖,比例最高。从行业来看,地产企业上调年终奖比例最高。

应当符合80后、90后的心理需求,或许,年终发点奖金等对他们来说,并非心中所愿,他们更希望老板慷慨大方奖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令人羡慕的汽车、金条等,以体现他们的价值。另一方面,奖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体现对员工的尊重和感谢。况且,现在正是金价持续下跌的时候,买金条、奖金条绝对很划算。

  如今,如何调动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已是企业老板颇为头疼的事情。比如,有的企业留不住人才,有的员工跳槽频繁,有的员工缺乏创新动力,出工不出力等等。作为企业,到年底重奖有功的员工,并非乱发钱,而是作为一种激励手段,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来年企业更好地发展打好基础。因此,我们不必对企业奖员工汽车、金条等有所不解,或者议论纷纷。作为企业,拴心留人、激发干劲是第一位的事情,任何工作都需要人来完成,没有人来干,企业都将寸步难行。而用足用好奖励这个手段,对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显然将有很大的帮助。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企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是一举多得的大好事。

  舒心萍

  反思

  别忽略大多数人低福利

  旅游、培训、分红、汽车、购物卡……企业发放年终奖的形式越来越多,你所在的企业发什么?一家专业机构发布的2013年年终奖大调查,引起了读者和网友们的热议。来自成都的一家培训机构透露,其去年年终奖发了汽车、马尔代夫游和出国培训,这让网友们“嫉妒羡慕恨”。

  这份调查和新闻内容给人的感觉仿佛当前的职工福利,已普遍好到可以自由选择巨额现金和豪车的地步。然而现实十分残酷地提醒你,这样的好事对于绝大多数人,只能是白日做梦。

  不排除有企业发放高额的年终奖,比如大型国企或者垄断企业,他们或许才会有让人眼馋的福利。这些企业因垄断而利润丰厚,他们发得起也发得不心疼,或者像证券期货公司那样,有股民资金作为保障,钱来得很容易,因此才敢发和有能力发。但如此高额的年终奖决不会是普通人的福利,只能出现在极少数企业。

  这样的调查是对职工福利的片面解读,只是极少数人的炫耀,不能说明绝大多数职工的现状。对于更多职工来讲,不是在宝马还是马尔代夫中选择,而是只能在几百元钱和几袋米面当中做选择,甚至连这些也不一定有。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更现实的要求或许是,加班费能发放,别动不动就扣工资奖金就行,年终奖发点当然好,但轻易不敢对高额年终奖抱有希望。

  时至年关,机构和媒体盘点职工福利,即使出发点是好的,但也不能以偏概全。假如只看到或只谈论极少数人的高福利,却忽略了绝大多数人低福利,不仅反映不出真实的现状,反而使许多职场人士心理不平衡,认为别人都纠结于年终奖要车还是要钱了,自己搞不好连一瓶油都捞不到。

  因此,高福利的年终奖要晒,低福利甚至负福利更要晒,如此才能客观反映现实。不妨从中对比一下,不同企业之间年终奖差别如此巨大,究竟是个人能力有差别,还是分配制度有问题?

  罗志华

  剖析

  年终奖活广告值得去做

  深圳一科技公司将十辆奔驰轿车当作年终奖送给优秀员工。这是企业的年终奖,但也的确做得很是高调:十辆奔驰轿车并排停放在公司大楼前,车盖上点缀着彩球和鲜花,两张写有“2013年终大奖”的纸牌醒目地放在车顶,透过挡风玻璃还可看到车内还放着临时车牌,惹得路过之人都忍不住纷纷驻足拍照和发微信。显而易见,企业的“广告用意”昭然若揭。

说是“年终大奖送奔驰”,深圳这家企业却也“送”得颇为高明:这些车辆的所有权暂时还属于公司,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络编辑:张晓燕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