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奢侈品保值假象:90%不保值 涨价只为维持形象

http://www.e23.cn2014-01-13国际金融报

    摘  要:试想,当你发现入手的一款名牌包价格,每年以超5%的增速上涨,是不是有一种“坐等赚钱”的感觉?然而,你的“感觉”可能与“真相”相距甚远。

  试想,当你发现入手的一款名牌包价格,每年以超5%的增速上涨,是不是有一种“坐等赚钱”的感觉?然而,你的“感觉”可能与“真相”相距甚远。

  在上海某金融机构上班的王瑜,曾经有过多次到二手奢侈品店寄卖包袋的经历。“当时,一款全新的BURBERRY女士背包,拉链有小瑕疵,店主收进的价格大致为欧洲价的六折、国内价的五折,而后来得知店主基本是按照欧洲价卖出。”王瑜笑称,真正赚到的应该是二手店。

  二手市场价格被业界视为最能体现奢侈品是否保值的一个指标。“新品涨价和购买之后保值是两码事,90%的奢侈品根本不具备保值性。”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的一句话直接戳破了许多人的“美梦”。读到此,或许你仍想做些抗辩——“奢侈品保值增值”,奢侈品是这么宣传的,买奢侈品的人也是这么说的。那么,究竟是谁在忽悠谁。

  保值假象

  “90%的奢侈品其实更多是消耗品,它的保值性几乎不存在。”周婷表示,在其调研的奢侈品二手门店的服装、服饰、珠宝、腕表、豪车等近千款产品中,并没有发现标价高于市场价的,“在二手奢侈品市场,未使用的奢侈品新品价格一般在五至八折,最低到三折。”

  奢侈品二手买卖在日本、中国香港早已流行多年。在日本,大黑屋、BRAND OFF等二手奢侈品连锁品牌开满所有城市重要的商业区;在中国香港的尖沙咀、铜锣湾等商业繁华区,二手奢侈品店也常常占据当地的“旺铺”位置。如今,这门生意在中国内地市场的发展也日趋成熟,中国香港的米兰站和日本的BRAND OFF等先后登陆上海。

  近日,《国际金融报》记者走访沪上多家二手奢侈品店,试图揭开奢侈品的真实“命运”。“奢侈品的保值增值,最能在二手市场验证出来。”据财富品质研究院调查显示,国内消费者手中可以二次流通的奢侈品总量约有3000亿元,并呈现每年20%左右的高速增长态势。

  记者走访米兰站、爱包站等二手奢侈品店发现,当奢侈品变成“二手货”时,价格似乎没有那么坚挺。在静安区威海路上,一家装修精致的米兰站内,LV、CHANEL、GUCCI、PRADA等品牌皮具摆满了整个货架。记者看到,这些商品上均挂有一张信息卡,上面清楚地写着包包的新旧程度、原价和现价。一款LV女士挎包的信息卡上写着,“九三成新,原价14700元,现价9850元”;另一款DIOR手提包原价为7500元,九八成新,卖价仅为5500元;店中更有不少全新款,价格基本在原价上打九折。

  据米兰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店里会有一批固定的老顾客拿货过来寄卖。“寄卖品会以客户自己定的价格出售,在物品售出后一般从成交价中抽取10%至15%作为佣金,具体金额视货品的不同而调整。当然,寄卖前,我们会有专业鉴定师确定货品的真伪,给出参考价格。”

  颇有经验的王瑜对记者分享了售卖心得,“卖出好价格得懂行情”,二手市场上会按照货品的成色分为N级、S级、A级、AB级、B级,分别代表了全新、全新但存放一段时间、轻微磨损、日常使用磨损以及明显污损。

在与米兰店仅有几步之遥的地方还有一家名为“爱包站”的二手奢侈品收售店。记者表示有一款原价近3万元的CHANEL 2.55亮皮包想出手,询问回收货品是否有加价的可能。该店奢侈品顾问阿博直言,“只有某些限量版、VIP版可能超过原价。根据你的简单描述,包至少可以卖1万元以上。”而具体的回购价格要根据货品的品相、大孝款式等综合因素决定。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网络编辑:张晓燕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