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裤让人失去抗寒能力?爱美的你别再拿它当幌子

http://www.e23.cn2014-01-14都市女报

    摘  要:近日,济南的气温一路走低,但一些爱美的女性仍然为了展示自己的腿部曲线美而不穿秋裤。不少人还为这一举动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借口。

  近日,济南的气温一路走低,但一些爱美的女性仍然为了展示自己的腿部曲线美而不穿秋裤。不少人还为这一举动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借口:1953年,苏联遗传学家李森科曾说“假如一个国家穿了60年秋裤,就再也没可能脱下它了”,这一传说一度被渲染为“秋裤阴谋论”,什么“只有中国和朝鲜人穿秋裤”、“欧美人都不穿秋裤”、“给人穿上保暖的衬裤,人双腿和关节的抗寒性就会在几代之后丧失”等都盛传一时。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别的暂且不论,秋裤作为一种保暖衣物和别的衣服有什么区别吗?如果穿上秋裤真的有损抗寒能力,那秋衣、毛裤、羽绒服、帽子、手套、棉靴,还有热炕、暖气和空调呢?

  欧美人其实也穿秋裤

  如果把秋裤定义为“长腿的、穿在外裤里面的衣物”,那么可以肯定秋裤绝对不是50年代才发明的,也不是只有中国和朝鲜人在穿。事实上,穿两层裤子这种行为在西方大概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纪,那时的欧洲人因为骑马的方便已经普遍抛弃了罗马式的袍子。服装史学家称那时在里面的裤子为“drawer”,外面的则称为“breech”。

  不过今天的这种略带紧身、以保暖为目的的秋衣秋裤在英语里一般合称为Longunder-wear或者longjohns。这种样式的秋裤可能最早在17世纪在英国出现,到18世纪的时候成为流行的睡衣,后来也成了保暖用内衣。只需搜索一下“Longun-derwear”这个词就可以看到大量穿秋裤的老外。

  当下在欧美寒冷地区的人们穿着秋裤的比例较低的主要原因是良好的室内保暖条件以及“以车代步”的生活方式的普及。

  穿秋裤真的能让人不抗寒?

  “秋裤阴谋论”的核心是穿着秋裤60年后,人就会失去抗寒能力,从而无法在寒冷地区生存。假定这个抗寒能力真的是一个合适的生理指标,那么穿衣服会影响到抗寒能力吗?这个影响真的60年就产生永久效果吗?

  保暖衣物还真的是有一条可能途径影响人的抗寒能力,这就是通过自然选择。不过,走这条途径可是很麻烦的。

  基本原理很简单:当天气足够冷、穿的衣服足够少时,是会冻死人的。如果存在某个“抗冻基因”让人不易冻死,那么每冻死一个人,“抗冻基因”所占的比例就在人群中多了一点儿,也许经过成百上千年的积累,整体人群就都变得更抗冻了。

  可惜,要达成这个“美好”的前景并不那么容易。首先,不同的人之间真的存在抗寒能力的显著差异吗?这个差异真的是基因在起决定性的作用吗?其次,现实中天冷会冻死多少人呢?也许大部分人一觉得冷就迁徙到温暖的南方去了或者整天躲在屋里不出来,那样也无效。更何况,这个过程所花的时间实在太过漫长,假如一个没有“抗冻基因”的人有1%的概率在生孩子之前就被冻死,那么这个基因扩散到全部人群大概需要1000代,这对人类而言就是两万年。到那个时候人类文明还存不存在,都是未知数呢。

  回头想想保暖衣物在现实中的作用,你还会为此担心吗?

  结论

  秋裤对于人“抗寒能力”的影响,和其他保暖衣物并无区别。如果你在冬天很怕冷,还是穿上秋裤吧! (女报综合报道)

网络编辑:张晓燕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