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福低价上货售卖残次品 郑家纯被指盲目扩张

http://www.e23.cn2014-02-12中国经济网

    摘  要:眼下,周大福董事长郑家纯疯狂开店、跑马圈地的战略,正给周大福带来前所未有的危机,数据显示周大福第三财季同店销售额下跌。与其业绩的一路下滑不同,周大福的开店数量却一路飙升至2000家。

郑裕彤与郑家纯

  郑裕彤(左)、郑家纯(右)

  眼下,周大福董事长郑家纯疯狂开店、跑马圈地的战略,正给周大福带来前所未有的危机,数据显示周大福第三财季同店销售额下跌。与其业绩的一路下滑不同,周大福的开店数量却一路飙升至2000家。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因为盲目扩张,周大福正笼罩在存货减值、进货渠道混乱、疑售残次品、业绩下滑等多重阴影之中”。

  1月28日,据长江商报报道,武汉市民杨女士在周大福购买的铂金钻石婚戒只戴了一年钻石就断裂掉了下来,鉴定专家表示,该钻石肯定属于残次品。

  对此,中国经济网记者致电周大福公司总部,工作人员回应称,“杨女士婚戒上的钻石掉落是因为佩戴时受外力撞击所造成,戒指本身不存在切割工艺、镶嵌等质量问题。”

  有意思的是,爱得康公司(下称ADK)洪经理却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周大福是ADK公司的合作伙伴,周大福为节省工费和设计成本长年在ADK低价批发铂金首饰,换成自己公司的LOGO进行销售。”

  “周大福可能存在低价上货,利用贴牌销售的方式降低成本,牟取暴利,上货渠道的混乱也让周大福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业内人士说。

  周大福售卖残次品 ADK公司称在ADK低价上货

  1月28日,据长江商报报道,武汉市民杨女士在周大福购买的铂金钻石婚戒只戴了一年钻石就断裂掉了下来,湖北珠宝学院院长胡小凡表示,“钻石的确是真钻,但肯定属于残次品,商家有可能漏检了这颗小钻石,使得残次品流通到销售环节。”

  中国经济网记者致电周大福公司总部,工作人员回应称,“周大福的每款产品都要经过两次以的质量检验,绝对不会出售残次品。”

  “周大福产品没有经过第三方质量检测,只是在深圳周大福自己的检测中心流通市场前检验过。”周大福工作人员称。

  周大福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业内多数珠宝公司都没有第三方质检证明,只是接受质监部门的抽捡。”

  关于专家鉴定杨女士的婚戒为残次品的问题,周大福工作人员则表示,“事件发生后,周大福积极联系湖北珠宝学院,但没有联系到胡小凡院长本人,还在进一步核实中。”

  周大福工作人员还着重向中国经济网记者强调,“杨女士婚戒上的钻石掉落是因为佩戴时受外力撞击所造成,戒指本身不存在切割工艺、镶嵌等质量问题。”

  “由于是过年其间,公司将尽力让顾客满意,已经积极为杨女士更换新的婚戒,并将断裂的戒指拿回总部进行检测。”周大福工作人员说。

  但有意思的是,ADK洪经理却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周大福是ADK公司的合作伙伴,周大福为节省工费和设计成本长年在ADK低价批发铂金首饰,换成自己公司的LOGO进行销售。

  业内人士向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郑家纯接任周大福董事长以来,精力全部放在快速开店提升利润上面,对质量问题反而忽略了,周大福等香港黄金企业在广东等地的小作坊低价上货,贴牌销售,产品质量无法保证”。

  周大福同店销售额下跌 郑家纯盲目扩张遭质疑

  事实上,早在2012年2月,郑家纯接任周大福董事长伊始,就许下了豪言壮语,“未来3年收入定将翻一番”。

  但现实是残酷的,2013年6月郑家纯交出首份成绩单,周大福业绩全线下滑。股东应占溢利55亿港元,同比下降13.2%,整体同店销售下跌3.3%;扣除黄金对冲未实现的合约盈利,毛利率和经营利润率分别录得0.3和1.8个百分点下滑,主要因为高价珠宝销售放缓。

在国际金价持续走低,全球经济形势一片萧条的背景下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作者:华青剑 张海蛟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