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冒奢侈品盯上私人订制 业内人士揭高仿秘密

http://www.e23.cn2014-02-25北京晨报

    摘  要:一个上万元的CHANEL包“原单货”不到2000元就能买到,多年前就绝版的限量款,“原单”仍然有货。记者近日在海口、长沙、北京等地走访发现,许多商家都打着“原单货”、“一比一”、“原版皮”等旗号来销售国际奢侈品。

人的需要。

  像这种订制的包能满足客人一切需要,连包的身份证明、小票、防尘袋和购物袋都能做全。“连专业人士都看不出来,并且全部加起来的价格连原价的一半都不到。”小敏说。

  一家利用微信进行营销的店主在其朋友圈展出了各种精美的奢侈品珠宝,并注明——DIOR时装款套装,合金加亚克力,耳钉项链可以戴着去专柜分不出真假。店主告诉记者,他家的珠宝都是普通仿品,用的材质一般都是银镀白金、锆石等,仅仅是款式上与真品一样。

  消费者 “明知是火炕仍然往里跳”

  在海口的上邦百汇城,记者粗略一算,就有高达6家这样的高端仿制品销售店铺。在湖南长沙的各大购物街,如潮流特区、弥顿道、金满地内的仿制奢侈品销售店铺更是比比皆是,在长沙,高仿奢侈品销售店“品艺堂”甚至开到了五一大道的街边。记者调查发现,尽管多数消费者知道店内销售是仿冒品,仍然趋之若鹜。

  “这种假奢侈品销售常常与我们打‘游击战’,往往是他们听到有人巡查就会提前将假货收起来。(巡查队员)没有看见这些产品,就没办法对他们进行查处。”海南省12315指挥中心主任、海口市工商局副局长肖亮说,消费者发现购买了假冒伪劣产品可随时拨打12315投诉,工商部门会迅速处理。

  陕西高新域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文凯告诉记者,“原单货”卖出比普通货更高的价格,但没有商标,这种打“擦边球”的行为对品牌的损害极大。

  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延琪认为,无论如何,高仿奢侈品属侵权行为。“任由其发展对整个奢侈品产业来讲是不利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