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诚可贵 奶粉价太高
摘 要:近来,两则有关爸爸的新闻报道震惊四座:一则是来自临江市的爸爸,爱女至深,为负担1岁小千金每月大笔的奶粉开销因抢劫罪住进了班房。另一则则是勉县的父亲,初为人父,但不堪每月2000多元的奶粉支出,亲手掐死了出生仅56天的亲生女儿。
近来,两则有关爸爸的新闻报道震惊四座:一则是来自临江市的爸爸,爱女至深,为负担1岁小千金每月大笔的奶粉开销因抢劫罪住进了班房。另一则则是勉县的父亲,初为人父,但不堪每月2000多元的奶粉支出,亲手掐死了出生仅56天的亲生女儿。
虽然只是个别极端案例,但是足够看出居高不下的“奶粉钱”已经成为了普通家庭难以承受之重。一个个可爱小生命的呱呱坠地,本应给家庭带来新生的喜悦和感动,然而,沉重的现实枷锁却总是让迎接新生命的家庭愁云密布。无力承担重负的中国爸妈只能对自己的宝宝说:“想说爱你,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奶粉钱愁坏中国奶爸宝妈
奶粉价格虚高已经成为了中国家庭难以承担的重负。从2008年以来,洋奶粉在中国售价持续攀升,升幅高达30%左右。同一个品牌、同等重量(900克)的一罐婴幼儿奶粉,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售价为125元人民币左右,而在中国至少要250元以上。事实上,中国市场上不少品牌的高端产品售价已经逼近500元。在欧美地区,婴幼儿奶粉的支出一般仅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3%,而在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 北京,这一比例却高达26%。
因此,帮朋友带奶粉,已经成为了中国人出国旅游的一种常态。一罐在中国售价不低于300元的奶粉,在英国仅需人民币89元、荷兰90元、澳大利亚136元、加拿大144元、南非90元……如此鲜明的价格差异正是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随着中国人海外抢购奶粉的风潮愈演愈烈,2013年,中国人遭遇全球奶粉限购,让国人再次陷入“奶粉钱”的漩涡。
奶粉价格居高不下涨势惊人
6.7亿天价罚单也未能阻止奶粉价格疯涨的势头。2013年,国家发改委对包括美赞臣在内的6家洋奶粉企业开出了6.7亿元的天价罚单,足见洋奶粉高价格背后的惊人利润。罚款落地,奶粉价格却依然坚挺。2014年初,美素佳儿部分升级产品率先涨价,幅度在8%至10%。这或将引起洋奶粉新一轮的涨价潮。乳业研究专家宋亮表示,洋奶粉今年或有10%左右的价格涨幅。
与此同时,国产奶粉也跟风推出高价新品。今年年初,乳协召开“第二批婴幼儿配方乳粉新品发布会”上,第二批“乳粉国家队”6家乳企推出的产品价位(单位为900ml)多位于400元左右。部分产品价格,甚至远高出进口乳粉和市场主流产品。
此外,更让人扼腕不止的是“假洋鬼子”趁机攫取暴利。据统计,我国奶粉市场,“假洋鬼子”品牌高达200多种,均价远远高于欧美日澳在本土的正牌。例如,一款名叫“百立乐Ⅲ纯牛初乳粉”的30克小罐奶粉,竟标售360元人民币,是一般单价为每克0.24元的正牌洋奶粉的50倍。这些披着洋奶粉外衣的国货,成了奶粉中最贵的一罐。
宝宝,想说爱你不容易
继房子、车子之后,奶粉钱已经成为了压在80后小夫妻头上的第三座大山。然而当不当“房奴”、“车奴”,尚有选择余地,“孩奴”却是绝对的“刚性需求”。
在不少80后小夫妻中,收入水平已经直接与生不生孩子挂钩。早在2010年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发布“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生育意愿调查”中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受访者认为,夫妻月均收入需要达到8000元以上才敢生孩子,受访者的心理底线是8078元;在武汉、哈尔滨、太原、西安、昆明等城市,受访者的心理底线也达到了5169元;其他县城地区则是4454元。4年过去了,这些数字还在继续上升。家住武汉南湖的李先生表示,在武汉,
- 国内最严反垄断调查后 部分奶粉涨价(2014-02-17)
- 美素奶粉新品涨价10% 其他洋奶粉无调价计划(2014-02-17)
- 国内最严反垄断调查后 美素佳儿部分奶粉涨价(2014-02-14)
- 对华出口不降反升 中国成新西兰奶粉第一出口国(2014-02-11)
- 婴幼儿奶粉市场将受益于单独二胎政策放开(2014-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