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奶价格趋稳“奶荒”暂缓

http://www.e23.cn2014-03-04每经网

    摘  要: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多地遭遇的“奶荒”困境终于在近日得以缓解,牛奶供应趋于充足,牛奶价格出现不同程度回落。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多地遭遇的“奶荒”困境终于在近日得以缓解,牛奶供应趋于充足,牛奶价格出现不同程度回落。

  农业部监测价格显示,从2013年5月的第三周开始,全国生鲜乳均价周周上涨,9月初左右上涨开始加快,但2014年1月第4周开始涨势趋缓,2月第2周与上周持平,结束了持续38周的上涨。

  对此,奶业专家陈渝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国内牛奶供应能力释放、节后牛奶需求量减少和“洋奶”进口量增加。

  陈渝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其实在奶荒最为严重的时候,中国已经在明里暗里慢慢给进口奶开闸,这是使得奶荒缓解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2010年时建设的牧场在2013年纷纷开始投产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奶源的问题。而节后,消费者的购买数量的下降,供需平衡,也使得奶价回降。

  虽然“奶荒”逐渐在缓解,不过陈渝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奶价的回降只是短期现象,受到我国水土资源以及环境保护的限制,牧场的建设一直缓慢,至今还没有赶上乳品加工企业的建设规模。直到现在,原料成本与产品价格的矛盾一直没有减弱。陈渝认为,奶价的上升是必然趋势,只是不会和去年一样,上升得如此之快。

  有业内人士认为,当前畜牧产业“两头弱,中间强”现象较为普遍,即生产者和消费者较为散弱,乳制品企业较为强大,三者市场地位并不对等。下一步应进一步做大做强消费者协会和生产者协会,让其与乳制品企业充分进行市场博弈进而形成合理价格。比如在“奶贱伤农”时,生产者协会可引导奶农缩小养殖规模,同时将奶农组织起来,“抱团”与乳制品企业进行议价。

  对此陈渝表示,畜牧产业正在改变这一现状。

  其表示,目前上游产业为了解除“被控制”的现状,正在强化自身资金流以及单一客户的现状。目前,辉山乳业、现代牧业已经在香港上市,而不少牧场也不仅是单一客户,而是多个客户分配,减少了加工企业对其控制,也可以选择下游合作的加工企业。

  但是,行业之中,以上情况的普及还需要一个过程。陈渝认为,未来3年到5年内,上游牧场与中游的加工企业才不会像现在般大小悬殊,上游畜牧企业也有更大的权利,可以保护奶农利益,稳定奶价。

网络编辑:马恬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