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马云在“来往”上替老人抱怨打不到车后,快的打车和支付宝于昨天宣布,将乘客的补贴从13元调整为10元。“打车之战”或将真正迎来“熄火”。
”
说好的“永远多1元”,快的怎么突然调价向下了呢?
“不要相信任何一个商业公司说过的话。”IT评论人洪波称。
洪波向记者分析称,最初有调价姿态的是腾讯,没料到快的没有跟进,反而继续推动。“腾讯一看对方要扛到底,当然不能示弱。”于是有了两方叫板抬价的局面。
不过在后来,双方的竞争已经进入非理性。“打车软件更多只是在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有效果,三线城市并没有这个对应市场。推广移动支付所能够达到的效果,已经达到了。双方都不得益,只是在疯狂砸钱。”洪波分析称。
他还认为,由于背后都有巨头支持,不太可能出现一家公司打死另一家的局面。
大家有目共睹的一个事实是:由于竞争加剧,打车市场已经显得不太正常了。司机挑活、玩猫腻、跟乘客合伙骗钱。最近的政策压力也比较大。
“估计腾讯这次也不大会选择逆流而上。最终支撑的公司会承受来自很多方面的压力。”洪波说。(刘夏)
司机说
补贴少了 短程乘客将变少
新月出租车公司司机付师傅说,补贴降低了,那些短程打车的可坐可不坐的乘客就少了,这是好事儿。“比如从地铁到家的人,原本打一个车是14块,快的补13块,他自己只要掏1块钱,现在补贴少了,人家可能就不会选择打车了”。付师傅说,北京的出租车资源本来就少,补贴降低,可坐可不坐的人被“排挤”掉,资源自然就能留给真正需要车的人。
首汽友联出租车公司司机王燕认为,补贴的调整对司机影响不大,司机们都很明白,奖励都是暂时的,未来对乘客和司机的补贴可能都会逐步降低。“但目前只要对乘客还有补贴,估计依然是价高者得用户,每个用户基本都安了两个软件,哪个补贴高,哪个的用户自然就多一些”。(李媛)
乘客说
补贴降低后该“拼”服务
经常打车的北京王女士说,照现在的行情,打车软件给乘客的补贴可能会持续下调,如果调低到5元以下,短途就不会用软件叫车了,“而且现在用软件打车的人越来越多,叫车软件的服务体验越来越差,经常叫不到车,或者付不了款,如果今后补贴越来越少,不会特别倾向于软件叫车,”王女士说。
消费者王先生说,他还会继续用,因为叫车方便,已经形成习惯了。
“现在叫车无非几种方式,电话、打车软件、路上摆手,三种方式里面,打车软件是最人性化的,方便快捷又不用在马路上等,只要不倒贴钱,我还会继续用,况且现在还有补贴”。
王先生说,当补贴越来越低,快的和嘀嘀要拼的就不再是谁有钱,而是谁的服务好,比如叫车反应快,地址指向准确,付款不会延迟等,目前两家的服务做得都不是很好。(李媛)
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补贴大事记
1月10日 嘀嘀打车软件在32个城市开通微信支付,使用微信支付,乘客车费立减10元、司机立奖10元。
1月20日 “快的打车”和支付宝宣布,乘客车费返现10元,司机奖励10元。
1月21日 快的和支付宝再次提升力度,司机奖励增至15元。
2月10日 嘀嘀打车宣布对乘客补贴降至5元。
2月10日 快的打车表示奖励不变,乘客每单仍可得到10元奖励。
2月17日 嘀嘀打车宣布,乘客奖10元,每天3次;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的司机每单奖10元,每天10单,其他城市的司机每天前5单每单奖5元,后5单每单奖10元。
新乘客首单立减15元,新司机首单立奖50元。
2月17日 支付宝和快的也宣布,乘客每单立减11元。
北京司机每天奖10单,高峰期每单奖11元(每天5笔),非高峰期每单奖5元(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