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频频曝出的质量问题深深困扰着家居行业。2014年“3·15”前后,北京商报开设“3·15家居行业质量探源”特别报道专题,选取一年来一些著名家居品牌曝出的典型质量丑闻,分别从生产、品控、渠道、检测等方面进行探源,借此寻求家居质量问题的破解之道。
不合格的阴影,生产品质低下困扰着整个家居行业。
无论木工要求还是铺垫料物理性能、漆膜理化性能,都是体现家具质量的一些基本要求。在历次质检抽查中,一个又一个颇具名气的家具品牌都“栽”在这些基本要求上,折射出家具行业在生产环节难以保证品质的软肋。
破题:严守国家标准力避“小问题”
对于消费者而言,家具的基本安全指标不合格可能带来安全隐患,而对品牌厂商而言,好不容易塑造好的形象,却因为基本要求不合格这样的“小问题”登上质量黑榜致使名誉受损严重,实在有些“冤”。既然对双方都有害无益,为何皇朝家私等著名家具品牌还是屡次被曝出质量问题呢?一位业内人士解释称,“有些厂商对自己的要求比较松,认为不是多大的事;有的厂商则为了在市场上卖得便宜,故意节约生产成本,忽视了产品质量”。
实际上,生产品质低下并不是“小问题”,企业必须在生产源头加以重视。北京家具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于秀苏指出,木工要求、力学性能、金属件用料、强度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国家标准有明文规定,一般来说,企业只要严守国家标准就能避免类似问题。
国家家具及室内环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家具检测实验室主任孙书冬也认为,力学性能等基本要求是否达标,关键看“企业有没有按照标准生产、有无偷工减料”。当然,如果企业在生产环节只重视国家标准中的甲醛释放量等敏感问题,忽视了其他被认为是细枝末节的基本要求,也会陷入不合格的窘境。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市场不断变化,国家标准也在与时俱进地进一步完善、修订,新旧标准之间的衔接也是一个问题,生产企业也应该对国家标准具有较高敏感度,在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等各个环节严格遵守国家标准,避免由于不了解、不重视国家标准而造成的失误。
业内人士认为,家具产品因为一些基本要求不合格频频曝出质量丑闻,是给整个行业丢脸,家具行业应该进行一场品质革命,而这场革命应从解决生产软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