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传央行限第三方支付 余额宝或限1年买1万
摘 要: 虚拟信用卡、二维码支付被暂停之后,坊间又传来了对互联网金融不利的消息—央行正在对限定个人支付账户转账额度征求意见,超过限额的要通过银行账户办理。一位第三方支付总裁证实,收到草案,主要限制第三方支付转账、消费,个人支付账户转账单笔不超过1000元,年累计不超过1万;个人单笔消费不得超过5000元,月累计不能超过1万。
虚拟信用卡、二维码支付被暂停之后,坊间又传来了对互联网金融不利的消息—央行正在对限定个人支付账户转账额度征求意见,超过限额的要通过银行账户办理。一位第三方支付总裁证实,收到草案,主要限制第三方支付转账、消费,个人支付账户转账单笔不超过1000元,年累计不超过1万;个人单笔消费不得超过5000元,月累计不能超过1万。该内容在网上被疯传,随即引起了各方关注。
传言凶猛:
央行要严限第三方支付?
有消息称,11日,央行向第三方支付企业下发《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手机支付业务发展指导意见》草案,该草案对第三方支付转账、消费金额进行限制。
有第三方支付企业相关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草案是本月11日下发,意见征求截止日期是本月13日。这份草案最大的要害在于对第三方支付和转账额度给出了更加小额度的限制。根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草案,个人支付账户转账单笔不超过1000元,年累计不能超过1万元;支付机构应对转账转入资金进行单独管理,转入资金只能用于消费和转账转出,不得向银行账户回提。个人支付账户的资金来源仅限于本人同名人民币央行借记账户。
除了对转账的影响外,草案还对消费额度进行了限制。草案指出,个人支付账户单笔消费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同一个人客户所有支付账户消费月累计金额不得超过1万元。超过限额的,应通过客户的银行账户办理。
支付宝:
草案未公布,一切如常
对于这个消息作何反应?支付宝相关负责人表示,已经看到媒体的报道,“对于这个草案,只是草拟的阶段,远未正式颁布,更没有实施,让很多人感到疑惑,甚至惊恐,但是支付宝请大家对监管机构也对我们有信心与耐心,我们已经将相关意见反馈给了央行,而且在密切沟通中,支付宝和余额宝目前一切使用正常。”
事实上,如果办法果真这样出台,那这就意味着互联网金融的宝类产品累计申购不能超过1万元。那么余额宝类产品,还真有可能要告别市场,因为目前各家银行只是对快捷支付作了限制,网银转账还算是余额宝的一条后路。如果直接把支付账户转账管制了,那方兴未艾的余额宝基本就是名存实亡。
此外,用户的网购习惯也许会受到很大影响,因为单笔消费金额不超过5000元,同一客户所有支付账户消费月累计不超过1万,对很多消费者来说,额度远远不够。
业界视角:
可能利好货到付款电商
不少人评论说,此举会使得银联、银行受益,“如果监管层面始终不愿给创新提供保障,而是刀砍斧剁,那金融创新显然是伪命题。”还有网友认为,如果真这样操作,可能利好可以货到付款刷卡的电商,例如京东、易迅、亚马逊等。
业内认为,如果草案实施,那么对用户在转账、互联网理财、网购等方面将造成较大影响。第三方支付行业以及电商也将受重挫。不过,目前该草案还仅在征求意见阶段,各方还处于激烈的博弈中,并非最终版本。
互联网金融投资专家:
银行应以更开放的心态
面对互联网金融
知名王牌证券经纪人邓岩是互联网金融投资的专家,大部分资产投资于互联网金融并取得了不错的收益。在他看来,央行严限第三方支付是在“拉偏架”,而银行也应当以更开放的心态面对互联网金融。
“余额宝的本质是货币基金,货币基金已经在国内国外运作很多年了,没有什么违规之处。现在央行因为银行是自己‘亲生’的,就限制余额宝等第三方支付,这实际上是‘拉偏架’。”邓岩告诉记者。
“凭什么老百姓就应该只能在
- 央行出招保护银联线下支付市场 限制第三方支付(2014-03-18)
- 黄牛转向折现第三方支付卡 半年刷385万可赚得20多万(2014-01-20)
- 央行给第三方支付下交易禁令 比特币恐退出中国?(2013-12-17)
- 苹果公司大开封杀令:扼杀电子书第三方支付(2013-07-15)
- 余额宝“暂无收益”引恐慌 官方回应系统升级所致(2014-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