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供应链隐患:从刻意为之到无奈之举

http://www.e23.cn2014-03-25中国经济网

    摘  要:小米最新推出的红米note又成了热门货,这款标价799元的大尺寸手机,配备的是MTK6592八核处理器的芯片。这款MTK的真八核芯片可是热门货,希望进军中高端市场的国产厂商都青睐有加,已经拿出产品的TCL、中兴都曾使用过,不过产品初上市价格都逼近2000元。

否赢得眼下这一轮旗舰机斗法的关键——4G刚刚推出,支持4G网络的产品很快会成为运营商与大批用户关注的重点,小米3选择这样的产品不仅应景又能令高通满意,不过价格很可能就无法继续维持在1999元了。

  而由此引发的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是:今年4G产品将会成为新的市场潮流,号称性能和发烧的小米一定要跟上这个节奏。但在短时间内拿出支持4G的产品,就必然绕不开高通支持5模13频的芯片——目前市面上只有高通具备4G以及全网通产品的能力。再次与高通打交道,小米手里的筹码是什么?其实不仅仅是小米,包括所有的手机厂商在内,谈判的筹码都会是出货量。然而出货量与芯片供应又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数据,手机厂商能否把产品卖出去当然是出货量的关键,而上游厂商给不给你供货则是另一个关键——不由自己掌控的关键。

  2013年小米手机出货量达到1870万台,增速相当之快,雷军的目标是2014年出货4000万台。而由高通方面的反应来看,1870万台还不足以被小米震慑到,最近高通找到了新的盟友:有意进军高端的国产手机厂商OPPO、步步高、联想等各家的高端机纷纷选择了高通芯片,这里面任何一家的出货量都不低于小米,此外一些新锐互联网品牌,例如中兴的子品牌nubia也成为了高通更愿意扶植的对象。

  随着小米的发展壮大,必然要考虑芯片厂商的平衡问题,这是所有手机厂商都会考虑的,几乎没有任何一家厂商只使用一个公司的芯片产品,更有华为这样的狠角色,从一开始就打定主意培植自己的芯片力量。在开放的产业链里整机厂商永远都不是核心资源,而是关键零部件厂商。不仅仅在芯片环节,在手机屏幕环节也存在着产业链各环之间的制衡与反制衡的问题,这个行业里的大多数人都吃过供应链的亏:华为、中兴、联想无一例外,曾被三星在屏幕供应上摆了一道,都有过推迟产品上市,宣传费用打水漂的经历。交过学费的几家厂商也顺便重新理顺和布局自己的产业链,比如华为、中兴这些老牌通信厂商自己拥有设计芯片的能力,有助于在博弈中提升话语权。

  小米在怎么把手机卖出去的问题上已经所向披靡,但挤牙膏式的饥饿营销与4000万的目标相去甚远,如何生产出这么多产品其实取决于芯片、屏幕等核心零部件厂商的态度。能否在短时间内理顺产业链,重新与高通、MTK这样的关键部件厂商达成合作成为能否迈上一个台阶的关键。换句话说,小米的封神之战,就是最后打破供应链的牵制,成为真正掌握供应链的主人。未来一年将是小米扭转产业链危机重要的一年,毕竟每年保证一款旗舰新品的节奏,以及迅速提升出货量获取更稳固的产业地位,这两个当务之急都不容小米再耽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