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预装软件被指侵犯消费权 治理难在正本清源

http://www.e23.cn2014-04-09中国经济网

    摘  要:随着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在给生活带来便利同时,暗藏其中的问题也不断涌现。相关法律专家日前表示,手机预装软件行为不仅被指违反了工信部《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进网管理的通知》要求,还侵犯了消费者的选择权、知情权、财产权,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用户的隐私权造成威胁。

生长提供了源头。

  遏制侵权软件需多方联动

  手机预装软件被指侵犯消费者权利的现状,让加强规范的呼声越来越高。预装软件本是一个将软件和硬件成本均摊的办法,目前要从根本上治理预置乱象,需要多方联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行业监管的同时,提高消费者的权益意识并积极维权。只有通过多层治理问题,才能实现手机软件市场的健康发展。

  第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市场提供正确引导方向。工信部在《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进网管理的通知》中明确要求,手机厂商预装软件必须要通过工信部的审核关卡,不得未经用户同意,擅自安装收集、修改用户信息,或造成流量消耗、费用损失、信息泄露等不良后果的软件。但有业内人士指出,工信部此项规定并未设置惩罚措施,而且是对手机厂商的单方面规定,而手机预装软件进入手机的渠道并不只手机厂商,而存在于手机渠道的各个环节,恐怕一纸规定无法彻底解决问题。因此,相关法律法规的确立与实施也就迫在眉睫,有法可依才能实现有法必依。

  第二,加强行业自律,建立社会监督管理机制。手机预装软件的潜在利益链促使各商家相互牵制,治理预装乱象必须权衡各方利益,避免出现一刀切。同时,加强对平台商、渠道商及手机生产商的社会监督,推动手机软件的正规运作。

  第三,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消费者作为手机软件的消费主体,应提高自身的权益保护意识,安装专业、靠谱的安全软件;被侵权时应积极进行维权,通过舆论作用对厂商形成压力。

  总的来说,综合整治手机软件市场需要各方齐心协力,一方面要利用法律保障将恶意软件对消费者的威胁降到最低,另一方面要利用市场竞争让消费者能够更自主多元地选择产品。只有实现手机软件全程的正规化,才能让消费者从根本上受益。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张晓燕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