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路由器产品被爆存后门漏洞 隐私有暴露风险

http://www.e23.cn2014-04-16人民日报

    摘  要:眼下,路由器俨然已成为智能家居市场的新宠,新品不断。其中,安全性能成为它们的主打牌之一。

接这个路由器的所有设备的上网数据,如电脑、手机等,用户的浏览记录、账号密码等隐私信息就暴露在风险中。

  危害更为严重的是,路由器被入侵后,黑客可以影响用户的网络访问过程,甚至可能人为制作一个钓鱼网站,用户链接进去后,填写的个人信息就可能被窃取,造成财产损失。

  张远举例说,黑客对用户进行域名系统劫持后,用户想登录某个主流门户网站,黑客会通过拦截请求,将用户导入另一个网址,这个网址有可能是黑客精心准备的陷阱。

  王明华表示,利用路由器进行网络钓鱼是黑客谋利的主要手段,而一些网站,因技术水平有限或为了节约成本,并没有很好的加密技术,通过被控制的路由器访问这些网站就可能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

  仍有部分厂商尚未提供安全解决方案或升级补丁

  安全专家表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任何路由器都难以做到完全没有漏洞,只要不是人为蓄意留有的后门,大部分漏洞都可以通过升级来修复。不过,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表示,在通报了多家路由器厂商的安全隐患后,大部分厂商提供了升级程序,但截至今年1月底,仍有部分厂商尚未提供安全解决方案或升级补丁。

  由于网络硬件设备升级通常较一般的应用软件难度更大,对普通用户来说,难以独自完成升级修复,这也是路由器安全隐患常常不被人注意的原因之一。

  从事网络安全维护工作多年的工程师李波告诉记者,用户安全意识匮乏是安全风险增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的用户密码设置简单,往往就是12345678或者自己的生日,这对于黑客没有太大难度。

  瑞信安全专家唐威表示,用户切实可行的防范方式是,尽量购买正规厂商的路由器,同时更改其出厂账号、服务器地址、密码。如果设置了安全方式和系数较高的密码,通过破解软件等简单手段入侵的可能性非常小。

  路由器生产厂商腾达公司近日也发布公告表示:强烈建议用户不使用厂商出厂默认的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一定要对原始用户名和密码进行修改。同时,路由器完成设置后,直接关闭浏览器,忽略浏览器“记住用户名和密码”的弹窗提醒。

  王明华还提醒,用户要学会经常检查连接路由器的主机,如发现蹭网行为,应及时更换密码。同时,关闭互联网直接访问路由器的权限,“没有这个权限,即使存在后门隐患,路由器没有响应,也不可能出现入侵。”

  用户缺乏安全意识的另一个表现是在公共场所随意“蹭网”。越来越多的餐馆、咖啡厅等商家为消费者提供免费的无线网络,很多用户不加甄别地使用,殊不知自己的手机此时形同“裸奔”:如果该信号是不法分子故意设下的陷阱,那用户的上网行为都将被监控。李波为此提醒,“警惕陌生的无线网络,使用公共无线网络时一定要谨慎,不要登录网银账户或进行在线支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