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某明星限量版同款唇膏、法国最新上市香水、正品代购某品牌新款衬衫……网络海外代购的蓬勃兴起,在淘宝、微博、微信等各种网络及移动平台上形成了庞大的代购群体。
旦被海关查到商品超过一定数额,代购商往往会要求消费者承担罚款费用,代购商会迅速将自己“撇干净”。
监管尚存空白 市场亟待规范
记者从海关部门了解到,居民在境外(不包括港澳台)购买的自用商品如果不超过一定数额,便可以免缴关税,如超出个人自用合理数量,如大批量代购,则需要视具体情况予以相应处理。一些代购商少量多次购买,就是在与海关的相关规定打“擦边球”。
工商部门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针对国内的网络商品交易已经有明确规范,但对于海外代购这一类“涉外”的交易还处于“真空地带”;随着网络环境的快速发展,一些法规、要求会稍显滞后,工商部门对于这些行为也缺乏实际管辖的能力。
针对目前代购日趋火爆但隐患突出的问题,消费行为专家、吉林大学教授金晓彤表示,代购的产生有其满足需求的合理一面,但是如果国家的政策法律不及时跟进,对消费环境会起到负面作用,影响消费市场稳定,纵容假冒伪劣商品存在。
金晓彤等专家建议,在规范市场的同时,也要警惕海外代购市场无序发展,如果超过了合理的“度”,就有可能对正常消费渠道产生影响。“不过,这也从另一方面刺激传统消费渠道进行自我升级,从代购中借鉴其有益的经验完善自身发展。”金晓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