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版旅游合同范本首增加旅行社惩罚性赔偿责任
摘 要:2014年4月17日,国家旅游局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2014年版《团队境内旅游合同(示范文本)》《团队出境旅游合同(示范文本)》等四个合同示范文本。《旅游法》实施之后,新版旅游合同示范文本重点针对购物、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违约等行为做出了明确界定和具体操作办法,并首次增加了惩罚性赔偿责任。
付旅游费用1倍以上3倍以下的赔偿金。
将《旅游法》对旅行社规定的惩罚性赔偿吸纳到合同中。保障旅游消费者对维护自身权益相关法律条款的知情权。
强化对零负团费的打击力度
李广指出,本次的调整和修订。主要有两大方面的变化:一是将《旅游法》原则性规定转换成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协议内容。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为强化《旅游法》对零负团费的打击力度,本次合同对旅游行程中购物和自费的安排进行了巧妙的合同约束。首先对这一问题不予回避,在合同中明确将《旅游法》35条的相关规定进行了再次的强调和重申。同时也将购物和自费项目通过协议附件的形式,要求旅行社向旅游者在行前进行完整、全面的说明,并由旅游者进行签字确认,通过这种协议条款的安排,保障旅游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对购物和自费等旅游项目的选择权。
细化了旅行社不成团解约的限制条件,以及超出旅游法规定的不成团解约期限需要承担的违约责任。
让“必要费用”更明确
第二个方面是细化了一些合同内容。比如将法律赋予旅游者的合同任意解除权、以及旅行社的单方解约情形,均规定了具体、可操作的条款。也详细规定了《旅游法》中所规定的“必要的费用”的具体计算方式。在合同中规定了双方解除合同需要承担的违约金的具体比例。大幅度增加了“协议条款”的内容,将需要由旅游者和旅行社、组团社和地接社双方协商的内容,通过留空、留选项等方式交由合同双方进行协商确定。
“示范文本”不具有“强制性”
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示范文本”具有“示范性”,但并不具有“强制性”。刘思敏表示,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旅游合同示范文本更多的是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参考。国家旅游局方面也表示,出台新的旅游合同,是希望通过规范示范文本引导行业自律,把法律的强制性规范变成行业的自觉规范。
李广进一步澄清,国家旅游局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这四个合同,均是“示范文本”,各地方旅游局和工商局也可以另行制定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其他“示范文本”,而旅游企业则可以自愿选择采用或不采用“示范文本”,或者采用“国版”的或“地方版”的示范文本。
本报记者也从凯撒旅游、国旅总社、北京春秋旅行社等多家大型旅行社了解到,旅游行业盼望这样的“标准化”,希望在制定合同时,可以“有据可查、有依可循”。
北京春秋旅行社总经理杨洋指出,新的旅游合同示范文本出台,旅行社还需要有了解和适应的时间,新的旅游合同示范文本是否适应市场需求、符合旅游形式发展,其具体的影响和变化还需要具体执行之后才能体现。
- 旅行社安排购物须签协议 滞留返程费用双方分担(2014-04-18)
- 马来西亚航空事故连发 部分旅行社暂停马航执飞(2014-03-27)
- 丽江导游骂游客不买东西可耻 涉事旅行社被罚30万(2014-01-07)
- 海外游学线路火爆教育机构旅行社争抢客源(2013-06-27)
- 济南旅行社收通知 旅责险必须投江泰保险?(2013-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