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仿佛一夜之间,原本林立街头的网吧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外,“去网吧上网”似乎也让很多人感到陌生。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济南网吧数量较鼎盛时期减少了1/3,而“幸存者”则努力地转型升级。
尚网咖,几乎所有的网吧都曾做过转型升级的努力。一位已经转行的网吧经营者讲述,此前他曾经组建游戏战队,但因需要给玩家支付工资、对方对机器配置要求过高且招揽顾客效果并不明显等原因,成立不久即告解散。后来又试图与一家网游公司合作,但发现除了招牌上多了网游名称以外,并无实质性作用。
目前形势下,网吧为转型投入高额成本,并非每位经营者都乐于去做。舒刚认为,“网咖”等相对高端的形式有可能在某一家网吧做得很好,但不适合在一个城市中大量存在。最重要的是,并未根本改变“靠机时费创收”的经营模式,不足以解决整个网吧行业面临的问题。
行业的悲观论调并没有因为“网络+咖啡”的所谓转型而变得好转。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转型更像是一种轮回——— 中国最早的网吧,就是一家网络咖啡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