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汽油大行其道:中石油中石化或暗地里涉事

http://www.e23.cn2014-05-02 21世纪经济报道

    摘  要: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山东调查发现,在地炼、化工厂和加油站之间活跃着一个神秘的群体,这个群体常年游走在体制和法律法规的灰色地带,目的只有一个,通过调和各种石化原料制作“合格”的汽柴油销售,获取暴利。

  大行其道原因

  圈内人士介绍,不用缴纳近千元的消费税是“调和汽油”盛行的根本原因。

  2012年之前,汽柴油之外的包括石脑油在内的石化制品被归入化工原料,不在缴纳消费税之列。有些人就把这些副产品拿过来调成汽柴油,赚取价差。

  为堵住这一漏洞,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11月下发47号文件,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纳税人以原油或其他原料生产加工的在常温常压条件下(25℃/一个标准大气压)呈液态状(沥青除外)的产品,除符合该产品的国家标准或石油化工行业标准的相应规定(包括产品的名称、质量标准与相应的标准一致)均要征收消费税。”

  依据上述文件规定,石脑油等呈液态的石化制品都被纳入消费税范围。

  但随后的2012年12月31日,山东国税局下发山东省国家税务局关于成品油消费税管理问题的公告对国税总局出台的47号文件及之前的文件进行了进一步说明。其中提及“总局2012年第47号公告第一条、第二条所称‘其他原料’暂按‘其他原料油’掌握。”

  业内人士介绍,公告未言明的是,山东为照顾地炼企业,与国家税务总局协商暂缓两年执行47号文件。

  正是这一暂缓,令原本已接近寿终正寝的调和汽油死灰复燃。据推算,目前社会加油站多采购“调和汽油”,而这一比例差不多已占到零售汽油的20%左右。

  4月29日,记者以买家身份咨询山东菏泽一家石化企业,石脑油的无票报价为每吨6500元,而据4月28日中宇资讯监测国内26个主要城市国四93号汽油中石油、中石化批发均价为每吨9133元。两者相差2000元以上。

  4月25日,山东炼油化工协会会长刘爱英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汽柴油从广义上应该都算调和油,但对于以石脑油为主调制的调和汽油她表示并不愿多谈。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李冉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