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实施3年 销售额近84亿元

http://www.e23.cn2014-05-05中国网

    摘  要:5月1日,三亚免税店内熙来攘往,顾客盈门。店方推出促销活动,上架多款美容、鞋包类新品牌,消费满额,还可获赠好礼。

  5月1日,三亚免税店内熙来攘往,顾客盈门。店方推出促销活动,上架多款美容、鞋包类新品牌,消费满额,还可获赠好礼。

  如今,离岛免税政策已成为海南一张靓丽的名片。据海口海关统计,政策实施3年,共监管三亚、海口两家免税店累计销售额83.88亿元,购物1151万件,购物人数316万人次。

  离岛免税政策突出一个“特”字。对海南而言,它的特殊效应何在?实施中遇到哪些特别问题?未来政策构想有何独特之处?

  效应之“特”:免税店增税10.18亿元,海南旅游淡季不淡

  记者从海南省财政厅了解到,自2011年4月试点,至今年3月底,三亚免税店销售额达68.45亿元,并呈逐步上升之势。

  从海口、三亚两家免税店整体来看,2011年,共实现销售额9.86亿元,2012年实现销售额23.61亿元,2013年实现销售额32.92亿元,今年一季度实现销售额15.14亿元;日均销售额从2011年的515.66万元,增至今年一季度的1682.22万元。离岛免税政策的实施,直接增加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截至2014年3月底,两家免税店缴纳税费10.18亿元。

  海南省财政厅副厅长王惠平认为,理论上,离岛免税政策使国家少收了税。但事实上,如果没有该政策,数十亿元的销售额也许不存在,也许流失在境外。减免的进口税不能算存量国库流失。

  从长远看,“免税购物游”成为海南一张新名片,其品牌效应,对国际旅游岛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

  旅游消费对拉动内需的效应尤其明显。到海南免税购物旅客的人均开销,由2011年的2039元提高到2014年一季度的3278元。来岛旅客的人均旅游开销,从2011年的1080元,提高至2013年的1165元。2011—2013年,海南省旅游收入和过夜游客人数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和11%。

  离岛免税政策促进了零售、物流、航空运输、酒店餐饮等行业发展。数据显示,海南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由2010年的46.2%提高到2013年的48.3%,增加2个百分点。

  “海南旅游‘淡季不淡’,免税购物功不可没。”王惠平说。

  问题之“特”:购物需求旺盛,受政策限制有所抑制

  三亚免税店销售员王宁工作三年,见证了离岛免税政策的每一点变化。

  “试点时,每人每次免税购物额度5000元,回头客感觉不过瘾。2012年,额度提高到8000元,客流量明显增多。不过,高端旅客还是觉得限额低。”王宁说。

  据介绍,离岛免税政策实行“四限”,即限额、限次、限量、限品种。业内人士分析,“四限”限制了旅客免税购物需求的释放。目前,乘飞机离岛的旅客中,仅有约10%的人参与免税购物,不足当初政策预测的1/5。政策实施还需进一步完善。

  从免税店的规模、布局看,旅客购物不够便利。为方便游客,从今年1月起,在三亚免税店,游客购买8000元以下免税品,可以携货离店,但需缴纳税款保证金,在航班起飞前一小时,到机场退还担保金。“手续还是太麻烦。”游客高郡蔓说。

  按政策规定,海口机场免税店实行“即购即提”模式,虽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但旅客进入机场隔离区后,购物时间有限,限制了购物热情。另外,旅客会因大件商品无法办理托运而放弃购买。

  游客还反映,单一的空港离岛方式有失公平。政策规定,旅客只有乘飞机离岛才能享受免税购物。乘坐火车、轮船等离岛的旅客,无法享受这一政策。

  构想之“特”:逐步放开“四限”,设立岛内网上购物平台

王惠平说,“四限”的考虑,主要是担心免税品金额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张晓燕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