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限奶令后巨量港版奶粉绕道澳门进入内地
摘 要:南都讯 去年3月1日,香港“限奶令”正式执行。一年后,南都记者调查发现,港版奶粉已悄然转道澳门,使澳门-珠海成为内地消费奶粉另一条大动脉。港府数据显示,去年3月至今年2月,港转道澳奶粉同比激增78%;澳府则录得去年进口婴幼儿奶粉成倍增长。
。
奶粉价
漂流记
以近日美素佳儿3号为例,可以发现其中每经一个站点涨价约10元
港澳最初入货价(未知,属商业秘密)→港澳最低零售价(210元港币220元澳门币)/澳门关闸“水货仓铺”出货价172澳门元→拱北口岸附近水货集散点收货价180澳门元、出货报价190元人民币(可议)→珠海朝阳市场附近港货店零售价195- 200元人民币。
分析
走水现象需充分考虑人性化执法
长期关注港澳奶粉变动的澳门时事评论员何伟添博士分析说,进口奶粉在港澳间漂流天平的倾斜,生动地表明“澳门-珠海”已日益成为内地消费港版奶粉的一条重要大动脉。“这一有趣的社会现象,自然是由港府“限奶令”间接引致的,但澳门-珠海的宽松、人性化执法也值得思考。”
恰巧在昨日,有议员建议澳府增加货品进出口透明度,除“母婴临时支持计划”外,建立长远措施助本地家长正常地购买奶粉。在港府发出“限奶令”之前,澳府已推出该计划,让1岁以下婴儿登记需求,由澳府出面向进口奶粉商确保供应。一年多来,共5400多人登记,销售了约4.2万公斤奶粉。
何伟添认为这样能确保本地供需保证,又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在关闸附近集散点的走水现象,他认为也需充分考虑到人性化执法。
“澳门已有议员提出‘水客’其实是稳定就业的群体,问题关键是防止大型走私集团在背后操作,甚至操控市场,而不是打压‘水客’。”何伟添认为,因为奶粉漂流记终端的需求一直存在,不宜也难以完全做到全部堵死,而是要多方位满足需求,需人性化执法。
拱北海关
打击团体犯罪并照顾旅客合理需要
拱北海关昨日回应,依照有关国家法规进行监管,对正常旅客携带进境奶粉按照自用、合理数量的原则验放,充分照顾正常旅客的合理需要。
另一方面,综合运用退运、征税、行政处罚等手段,严格依法处理“水客”违规携带的各类物品,提高对“水客”的查堵能力;对于团伙性“水客”走私犯罪活动,则运用刑事手段重点打击,突出重点打头目、打惯犯,严惩主犯。
拱北海关还将加大与地方有关执法部门的协调力度,推动开展联合打击、市场整治等行动,进一步配合有关执法部门加强对“水客”走私活动的综合整治工作。
拱北海关表示,高度重视可能涉嫌的“水客”走私问题。事实上,拱北海关历来致力依法严厉打击口岸“水客”走私违法犯罪活动,2013年,拱北海关共查办“水客”走私案件1480起,案值40159.8万元,其中3月20日,破获一起“水客”团伙走私奶粉案,该案案值664.3万元,涉案奶粉38.69吨,及时打掉一个“水客”走私团伙。从查获的案件显示,“水客”走私职业化、团伙化、隐蔽化趋势明显。
- 港官员称限奶令针对水客 提醒家长圣诞前买够奶粉(2013-12-11)
- 香港“限奶令”暂不会撤销 边境设奶粉特卖场有难度(2013-12-11)
- 香港限奶令遭议员炮轰:让全民变成水货客(2013-12-11)
- 港媒称水货客已适应香港限奶令 吁港府推新措施(2013-12-06)
- 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限奶令春节前不解除(2013-1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