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日,广东东莞发生了一起10个月大女婴使用学步车时摔至地面,导致头部、双肺损伤的惨剧,最终成了植物人。该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儿童学步车安全性的讨论。
产品认证,即CCC认证。
生长发育是个连续过程 儿童骨骼较为柔软
每次使用学步车别超半小时
女报讯(记者 薛冬)学步车对于孩子学走路究竟是“水到渠成”的辅助还是“拔苗助长”?对此,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科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玉玮认为它是“弊大于利”,“宝宝学习走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不要陷入使用学步车的误区”。
王玉玮说,宝宝的视野和活动范围都很有限,而学步车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宝宝的视野,使他们的活动受到限制。“过早或过多使用学步车,或者使用学步车不当,违背婴儿生长规律而人为助走,会对婴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她举例称,如果才满7个月的小宝宝就坐学步车,因个子小,坐垫过高,脚不能完全着地,只能用脚尖触地滑行。久而久之,宝宝就会形成前脚掌触地的踮脚步态。
小孩从出生到长大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过程,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打基础。如出生3-4个月会翻身,6个月开始会坐,8个月会爬,10个月学习扶站,以后学习走路。1岁左右小孩走路不稳,此时双腿支撑力量还不够。
王玉玮说,宝宝的骨骼中含胶质多,钙质少,骨骼柔软,而学步车的滑动速度过快,宝宝不得不两腿蹬地用力向前走,时间长了,容易使下肢骨骼变弯,而形成“X”型腿或“O”型腿,即所谓的“罗圈腿”。
另外,使用学步车有很多潜在隐患,如婴儿无法控制停止及转向,借助其可接触到危险物品等,“使用学步车最重要的是让宝宝在家长的视线范围内,时间以半个小时为宜,不要把学步车当成临时保姆。”王玉玮说。
新闻链接 欧美不少国家禁用学步车
2011年9月,当时的卫生部发布《儿童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指出,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世界范围内跌倒是儿童伤害的主要原因,是引起儿童非致命伤害和残疾的首要原因。
《指南》中指出,婴儿由于头部重量相对较大,运动和平衡能力不稳,易从学步车上坠落。车子会让儿童在他们没准备好时,有更大的活动力和高度,这将会使儿童处于危险中,如从楼梯上摔下来伤及头部。幼儿还可能会借助学步车接触到危险物品。
加拿大卫生部早在2004年就禁止学步车的销售、广告宣传和进口,并严禁二手学步车的转让。美国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也禁止儿童使用学步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