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日,卡地亚“质量门”事件持续发酵,由于国内的奢侈品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业绩下滑,与卡地亚同属于瑞士奢侈品集团历峰集团的另一珠宝品牌梵克雅宝此前也遭遇消费者投诉
越来越多,尤其是在中国。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律师胡钢:所谓“奢侈品”卖的就是一个名号,一种概念,可能除掉这个商标以外,它的价值可能只是它售价的1%。
两位嘉宾纷纷表示,一是企业故意制造优质服务的稀缺性,让消费者觉得这是大品牌的处事风格;二是由于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会增加成本,而不少奢侈品品牌只把中国市场看作“点钞机”,不愿意扩大投入;三是中国本土缺乏高质量服务型人才,而国际企业又很难将国外的服务人员调岗至中国。
面对抽检100%不合格的情况,卡地亚是到昨天下午才做了一个并不详细的回应,面对这样一个“成绩单”,卡地亚傲慢的底气从何而来?
观察员张立栋表示:可能是市场需求决定的,因为确实有一部分人对奢侈品有很大的需求。但即使这样也不应该透支消费者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