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给出的全民参保时间表,今明两年为全国部分地区启动试点阶段,后年起全面实施。在两个阶段将统一部署和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显然,针对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官方圈出了比公众要长得多的时间预期,足见时下热议的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有多么难。
的退休待遇与企业养老保险几乎别无二致,养老金水平下降难以避免,养老金替代率可能要从80%至90%降至50%左右。果真如此,势必会引起事业单位员工的恐慌,并波及相关社会群体对改革的质疑,并可能令改革夭折。2008年事业单位的改革,曾导致广州好几所大学五十多岁的教师要求提前退休,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最终相关改革戛然而止。
考虑到事业单位员工退休后社保收入有可能减少的事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提出了“工资增长机制”,意味着将通过对事业单位员工逐步加薪的方式来抬高其所缴社保资金额度,进而增加后养老金的数量。除了缴纳社保金之外,事业单位职工在职期间还可参加职业年金,退休后与社保金一并进入养老金范畴。不过,职业年金由个人、企业还是财政来承担,尚未定论。
再进一步分析,即便敲定了社保金+职业年金的养老金收入制度这一核心问题,并明确了资金来源,还需建立健全与员工在职期间收入程度紧密相关的事业单位竞聘上岗、考核、培训、奖励、申诉、交流、退休、人事监管等单项配套规章。另外,在国家政策缺位的情况下,一个城市没有任何可能建立事业单位职业年金投资体制,因此,职业年金作为一种基金的投资和运营,需要国家在立法层面予以支持,同时还需要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相匹配。只要这些与养老金密切相关的细则与政策不落地,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就不得不往后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