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进商超卖货要交进场费、节假日要交节庆费、超市开张要交新店开业费,甚至连合同续签都要交续签费,除此之外还有开户费、货损费、堆头费、条码费等各种料想不到的费用;从店长、主管到理货员,甚至包括看电梯的老大爷,打理费用一个都不能少,商业贿赂腐败渗透到商超每一个角落
”。
按照收费的不同环节和层次,商超“乱收费”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可统称为一次性的“进场费”,包括进场费、合同费、开户费;第二类是各种名目的服务管理费,包括节庆费、店庆费、新店开业费、老店翻新费、信息查询费、广告费、海报费、配送费、货损费、导购管理费、陈列费、堆头费、刷卡费等;第三类是随合同期限和新品进入而增加的费用,包括合同续签费、条码费(新品进店费)等。
从店长到看电梯老大爷打点费用谁都不能少
除了各种不合理收费,供应商的商品获准进入商超后,还要额外“步步打点”,上至店长,下至看电梯的老大爷,都会张口要价,哪一个打点不到都会影响商品销售,也令供应商不堪重负。
记者采访发现,在这些商超乱收费名目中,当属进场费和无条件返利两项数额最大,且呈现逐年水涨船高之势。济南市工商联供应商会秘书长韩刚介绍,五年前一家连锁超市的进场费只需四五万元,现在至少要20万元以上,一些人流量大的知名大超市没有六七十万根本进不去。
同样,大型商超要求供应商的无条件返利即“返点”也是越来越高。彭经理告诉记者:“现在商超的后台扣点一般都在10至15个点左右,而且合同都是一年一签,每年都要谈扣点,年年上涨,做的时间越长合同点数就越高。”
除了各种不合理收费,供应商的商品获准进入商超后,还要额外“步步打点”,上至店长,下至看电梯的老大爷,都会张口要价,哪一个打点不到都会影响商品销售,也令供应商不堪重负。
李英告诉记者,与超市签署合同后,需要给负责采购的工作人员平均2万元的打点费。商品进到门店后,给店长的打点费平均每个店3000到5000元;店长之后是主管,或者叫理货员、订货员,平均每人500元,一个店平均有2至3个人;再往下是理货大姐2至3人,每人需要200元左右;货物销售完毕后,负责补单、及时补货的订货组每个店也有2至3人,每人的打点费需要300元左右。即使是门店的财务人员,可以不给现金,但是需要买些礼物,2个人共需约1000元。
“每逢中秋、春节等大的节日,必须要给相关负责人红包,不然会有很大麻烦。”李英说,主要是给采购人员和店长,采购最低2000元,店长约2000元。这样算下来,单个店每年的打点费不低于1.5万元。
此外,大超市普遍实行内部轮岗制,每一次轮岗,供货商都需要向新任人员打点。即使是管理电梯的老大爷,也要递上几盒烟才行,不然就会说电梯坏了。“一车的货,必须用电梯搬上去,不然就需要等待,加大了物流成本。”李英说。
在商超采购人员阶层中,商业贿赂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不给好处的话,进去了也不会有人帮你好好卖。”上海商学院教授顾国建一针见血地指出。
收费欺软怕硬且内外有别利用“暗合同”钻政策漏洞
商超乱收费还呈现“欺软怕硬”和“内外有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对国际大品牌和大供应商收费少甚至不收费,对中小品牌和供应商则往往收费翻倍,对商超自营品牌不收费。
据顾国建教授介绍,同样是收费,零售商对大供应商和大品牌的待遇,与中小供应商和中小品牌相比差距相当大。大品牌可以拿到诸如提前结款、优先展示等优惠。有些零售商为了让某大品牌进驻,可以免掉进场费,甚至还送柜台装修。到了中小品牌面前,零售商又成了强势一方,种种苛刻的条件让中小品牌和供应商喘不过气来。在有些品类里,国际大品牌与国内小品牌相比,各种收费相差可达到3至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