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海年净利润超4亿不差钱 餐饮企业上市仍困难重重

http://www.e23.cn2014-08-01中国经济网

    摘  要:在众多民营企业于资本市场上竞相逐利之时,有些企业虽在某一领域占据龙头地位,却始终低调运作,过去、现在,甚至未来都没有上市的打算。在华为任正非看来,这是拒绝资本的贪婪,对方太集团茅忠群而言,不上市就不会失去控制权。

关海底捞计划上市的消息来自于四川简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的一则新闻。2012年3月,该网站上披露海底捞上市的计划—“海底捞公司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22.46亿元,纳入简阳实际税收3800万元,现海底捞已进入上市辅导期。”同年6月,简阳市经信局在培育企业上市工作专题会议上透露,包括海底捞在内的6家企业被四川省政府金融办列入重点改制上市企业。

  简阳市商贸局的相关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虽然海底捞早已完成股份制改造,但目前没有海底捞计划上市的相关消息。他回忆称,5年前简阳市商贸局曾对海底捞进行上市辅导工作,不过随后就再无进展。“我们当然希望海底捞能成功上市,不过目前IPO排队的企业数量太大,而且估计海底捞手上拥有充足的资金,所以在上市方面不太积极吧。”上述人士说道。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海底捞营业收入达22.46亿元,净资产7.25亿元,净利润2.92亿元。2012年,海底捞实现收入人民币31.2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按照2011年13%的净利润率计算,海底捞2012年净利润高达4亿元,相当于同期全聚德的2.7倍。

  值得注意的是,以海底捞为代表的火锅店成为近年国内经营低迷餐饮业中的一大亮点。根据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餐饮百强企业分析报告》数据显示,餐饮百强的增速首次低于全国餐饮收入平均水平,净利润下降的企业高达42家。但火锅业是唯一出现单店收入、净利润率等正增长的行业细分领域。

  张勇曾经表示,2009年,海底捞的税后利润率达到18%;2010年,尽管人工和原材料成本大幅度提升,但仍能超过16%。业内人士分析,原材料的成本控制和员工流失率低是海底捞高利润率的关键原因。

  据了解,海底捞已在北京、上海、西安、郑州四地建立大型现代化物流配送基地和一个原料生产基地,形成集采购、加工、仓储、配送为一体的大型物流供应体系。

  上述业内人士还透露,餐饮行业的员工流失率为20%-30%,部分甚至会达到50%。相比之下,海底捞的员工流失率控制在10%以下,有效节省因员工“跳槽”带来的无谓成本。有趣的是,张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多次强调人力资源对餐饮企业的重要性。

  “如果我们能把这个人力资源体系打造好的话,它会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文化。我认为这个可能会成为海底捞未来的一个核心竞争力。”张勇说。事实上,海底捞员工的薪酬在行业内属于中等偏上水平,而且有完善的晋升机制,绝大多数管理人员包括店长、经理都是从内部提拔上来的。此外,员工的子女上学、父母有病等都有对应的“福利”。

  中投顾问酒店餐饮行业研究员严明航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底捞上市将面临三大风险。“其一,季节性风险,火锅一般冬季为旺季,夏季为淡季;其二,食品安全风险,食品安全是餐饮业普遍面临的重要风险;其三,潜在竞争对手,虽然海底捞目前在火锅市场的市场占有率较高,但是不排除出现新的进入者瓜分海底捞市场份额。”

  餐饮企业“上市难”

  张勇曾表示,有计划将海底捞上市,但还不确定在哪里上市。张勇认为,目前并不是上市的最佳时间,他指出有些中国企业上市后几乎马上就失败了。“等商业模式能够盈利并可以更轻松地复制后,海底捞才会上市。”

  不过,目前国内餐饮业上市公司的数量少得可怜。据统计,已在A股上市的餐饮企业只有三家,分别是西安饮食、全聚德和湘鄂情。另外,味千拉面和名轩控股选择在香港上市,乡村基则在美股上市。

时代周报记者发现,在7月1日公布的I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