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星化工集团有机微肥掀起“土壤革命”

http://www.e23.cn2014-08-07光明网

    摘  要:8月4日,来自国内权威农业和肥业专家在北京一致发出强音:中国的另一条耕地安全“红线”——食品安全,可望从源头上安全软着陆。山东广星化工集团研制多年的有机微肥已经批量生产,并让好多产粮大省开始受益,“放心粮”堂皇走向市场,“毒大米”、“毒白菜”有望不再侵扰您的餐桌。

  为毒地养生排毒 让农民增产增收 还作物绿色有机

  8月4日,来自国内权威农业和肥业专家在北京一致发出强音:中国的另一条耕地安全“红线”——食品安全,可望从源头上安全软着陆。山东广星化工集团研制多年的有机微肥已经批量生产,并让好多产粮大省开始受益,“放心粮”堂皇走向市场,“毒大米”、“毒白菜”有望不再侵扰您的餐桌。

  这是由山东省临沂市科技局组织的有机多肽游离氨基酸肥制备与应用科技成果鉴定会上,传来的振奋人心的消息。

  4日,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刘旭院士等7位专家在北京饭店参加了评比鉴定。山东广星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有机多肽游离氨基酸肥制备与应用技术被鉴定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耕地修复刻不容缓

  近日,财政部、农业部发布消息称,今年国家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综合治理工作,并先期在湖南省长株潭地区开展试点。两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旨在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和污染修复治理,实现重金属污染耕地的稻米达标生产,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耕地面积仅占世界总量的7%,用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0%的人口,农作物生产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的供给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我国的化肥用量占世界总量的1/3,每年施用纯氮约2100万吨,氮肥通过挥发,淋溶和经流等途径,平均损失45%,每年损失的氮肥量高达945万吨,相当于2050多万吨尿素。化肥的大量流失还会引起一系列的环保问题,氮肥的不合理施用导致地下水硝酸盐超标,有些地方竟达100%的严重超标,在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磷肥过度施用导致地表水富营养化,

  此前,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说,“要让生产超标农产品的耕地退出稻谷的生产,也退出其他食用农产品的生产”,要让受损土地休养生息。根据陈锡文此前给出数据,记者粗略统计发现,将有超过1亿亩耕地需得到“休养生息”。此外,在全国20亿亩耕地中,每年施用了超过5800万吨的化肥、180万吨的农药以及其他诸如除草剂、植物激素等化学投放品。

  “从去年开始,财政部围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提出了农业资源休养生息、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退耕还林、地下水超采漏斗区治理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近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联席会议上发言时表示,“今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农业综合研发资金比上年增长9.8%,高于中央财政收入7%的增长。”

  广星化工10年磨一剑

  耕地污染治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各路专家和一些有担当的企业为治理毒地穷经皓首。

  高手来自民间。山东广星化工集团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看到了土壤治理的紧迫性和其广阔的市场前景,该企业老总郝培顺在企业上马之初,没有急于生产大化肥等同质产品,而是把生产资金用来组织农化专家和科研人员,专业研发既能让农民增收,又能使土壤改良的“新化肥”。

  自幼出身农家的郝培顺深谙农民的心理,他的团队要研发的“新化肥”仅符合国家治理污染、酸化土壤的产业政策是不够的。因为农民是现实的,土壤之所以全国性出现板结酸化,是大量使用大化肥的结果,但大化肥确确实实能带来极大增产效果,农民要的是效益。在当下的中国,跟仆素的农民谈觉悟是不现实的。能否生产一种既利国,又利民,让老百姓能切实增产增收的环保肥料呢?

从最初5年的摸索,到1999年找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络编辑:田艳敏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