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模式创新、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应用推广等工作。有了这样一个技术大靠山,湘鄂情应能更具针对性地开拓市场和粘连用户。
然而,理论化的构想并不等于商业变现的客观能力,湘鄂情转型之路还有很多变数。作为出资方,湘鄂情走出与他人合作的每一步都在大量“烧钱”,而主业餐饮亏损严重,环保、影视等新业务短期内难以输送利润,弄不好极有可能陷入现金流无法接续的窘境。另一方面,沿用当初做高端餐饮套路,湘鄂情选择与广电这样的垄断企业为合作对象,理论上可达成市场排他的效果,但随着全面改革的深入,广电系统垄断模式必会走向竞争,其可以预测的盈利空间并不宽广;近日腾讯、优酷土豆、搜狐、乐视等多家互联网视频网站加快了与牌照方合作的步伐,而在这些堪称老江湖的互联网电视企业面前,湘鄂情还是个未出道的小学生。且不说,转向大数据和新媒体,湘鄂情缺乏基本的技术与人才要素。“云终端”的制造,还要仰仗于人,日常的维护也无能为力;对于大数据的获取,也要仰人鼻息,自我识别、处理等技术能力更乏善可陈;内容的推送与取舍,仍要看合作者的脸色,自身市场营销与开拓技能倍显苍白。虽可借力中科院的技术能量,但作为新兴产业,中科院计算所在大数据领域同样处于开拓摸索阶段,而且缺乏商业实战经验。
身处这样的局面,当湘鄂情将所有的希望押注在合作者身上时,转型风险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