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限涨令”到期 各地高校扎堆上调学费

http://www.e23.cn2014-08-11新华网

    摘  要: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现在已经进入八月中旬,全国各地高校开学在即,不少大一新生已经怀着对大学生活的期待整装待发,不过每到这个时候,数千块钱的学费,也成为部分贫困学生的家庭一笔难以筹措的“巨款”。

山东大学的50%多一点。去年调研了几所高校,一个学生办学成本分摊到身上,大约是一万三左右,就现在地方学校来说,按学生缴的学费加上地方政府的拨款,确确实实是非常紧张的。

  教育成本逐年提高、财政拨款相对不足,高校给出的涨价理由听起来十分正当。不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此前在接受中国之声采访时指出,目前国内对于学生人均教育成本的计算方法可能并不准确。

  熊丙奇:有的成本是不应该发生的。比如学校里面的行政人员很多,行政机构庞杂,导致行政开支很大。再一个就是,现在很多学校都以科学研究为重要办学功能,很多教授在人才培养上投入的时间并不多,甚至有的人就是一心只做科研,根本不做学术性研究,花在这些教授身上的费用是不是也不应该是平均成本。还有,现在有的学校追求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铺张浪费的问题,算在学生头上显然也不合理。

  熊丙奇指出,要想计算出高校学费的合理涨幅,就必须正确核算学生人均培养成本。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高鸿源则建议,对于高校学费如何调整,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更加明确的标准。

  高鸿源:这类事情行政部门征求意见,拿出具体数据来;像油气涨价这样的,拿出一个合理的公式。及时调整。在几年之内,按着这个基本公式带进去;还需要有一个尺度,让政府和公众共同审计。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张晓燕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