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饼大战接地气 包装厂改做牙膏盒
摘 要:在限制三公消费、八项规定的影响下,中秋月饼市场向理性回归成为主流。今年,在市场的阵痛中,成都的传统食品企业找到了转型的新增长点,开快餐连锁店,卖现调饮料,调整生产线做糖果、巧克力等,而位于产业链下游的包装印务企业也不再只把“宝”押在月饼上,即使在中秋旺季,他们也愿意接一些牙膏盒、香皂盒订单。
表示认同,“月饼市场的暴利时代已经结束了,光靠月饼实现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为此,该公司也对自身产品进行了调整,利用原设备并引进新生产线,生产糖果、巧克力、曲奇饼等产品。
下游 高档包装盒订单大降
高端月饼难卖,愁坏了产业链下游的企业,比如包装盒厂商。“往年这个时候,只生产单价百元以上的月饼盒,今年哪有资格再挑哦,订单都没有了。”成都一家包装制品公司的负责人说,高端月饼盒生意没有了,他们只能多拉些其他业务,“像牙膏盒、香皂盒啊这样的活,以前中秋前我们都不接的,但现在我们还要主动上门去找订单。”另一家包装印务企业也透露,今年该公司月饼盒订单少了三四成。
成都天荣包装印务公司的负责人丁先生也告诉记者,往年生意好的时候,一年能生产十多二十万个月饼礼盒。“几百个的小单子不接,上千个才做。”在他印象中,最贵的订单是220元一个的礼盒,一次生产了四五千个。
“以前百元以上的高端礼盒占我们产量的60%,现在消费都回归理性了,哪个还愿意掏一两百买个盒子?今年都是50元以下的了,便宜的几块钱一个都有。”他说,预计今年公司只接得到一两万个月饼盒订单,不得不在中秋旺季接一些其他包装盒订单。
丁先生说,往年中秋节前的旺季,他的工厂有一百多个工人24小时轮流开工,而现在仅有10多个人。“成都地区有上千家我们这样的中小型包装印务厂,近两个月因为接不到订单,我知道的已经有五六十家停工了。”他说。专家观点刚需依然存在
“成都的月饼市场超过十亿元,今年可能会略有缩水。”食品行业营销专家胡远强表示,但从多家本土厂商和经销商反馈的信息来看,大家对市场仍然有信心。“居民消费不断增长,中国人在中秋节肯定会吃月饼,刚需仍是存在的。”他说,尽管生产厂家的利润减小,但60-300元一盒的主流月饼礼盒,其毛利仍约有200%。他表示,传统食品厂家应积极转型,不断创新,拓展新业务板块。
- 今年月饼走平价小清新范儿(2014-07-29)
- 月饼上市早“小个”打头阵(2014-07-28)
- 月饼上市小包装打头阵 百元礼盒或为今年主流(2014-07-22)
- 中秋月饼硝烟已悄然燃起 今年月饼价格上涨5%(2014-07-10)
- 7万元月饼券未换购烧毁 一审哈根达斯被判赔5万(201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