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机涉嫌泄密遭查 4年品牌积累或功亏一篑

http://www.e23.cn2014-08-18中国经济网

    摘  要:业内人士认为,小米开拓其它地区的市场或将受阻,如果小米泄密事件继续发酵,其品牌信誉度的下降将直接对业绩带来致命打击。

一位业内人士称:“如果小米泄密事件继续发酵,小米在新进的中国台湾和新加坡市场将遭遇诚信危机,影响长期业绩,与拥有铁杆‘米粉’的中国市场不同的是,在中国台湾和新加坡,对小米的考验是‘真刀真枪’。而这家年轻的公司是否经受得住考验,目前看来并不乐观。品牌信誉度的下降将直接对业绩带来致命打击。”

  TCL:泄密事件不是个例

  联想:小米缺乏经验

  在业界人士看来,正是小米的饥饿营销,让小米产品一开卖就遭受到用户的连连吐槽,“米粉”正开始理性看待小米。小米的电视、盒子、路由器销售的不如意,致使小米蒙受扩张带来的压力,而如今令小米骄傲的支柱产品手机正危机四伏。

  日前,机构Canalys发布数据称小米以14%的市场份额赶超三星位居2014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而联想发布最新财报则表示,IDC的权威数据显示联想在今年第一季度已经以12.5%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智能手机第一名。两家数据的“掐架”引来业界围观,无论如何,一家独大的光景已一去不复返,智能手机市场格局呈现几家争大的局面,而年轻小米销量下滑态势和价格优势的逐步丧失,让其地位更是显得不那么稳。

  除了与联想关于谁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老大的“口舌之争”,今年华为、中兴、酷派和魅族等手机厂商,都在以低价产品全力围剿小米。

  TCL通讯CEO郭爱平表示,TCL与运营商合作不存在泄密的可能,小米“泄密事件”并不是个例,手机市场都有一定的规范,一定要遵守基本的规则,而对于部分企业而言显然不够重视。

  联想一位高管告诉记者:“防盗防泄密一直是智能手机厂商必备功课,而这对于经验不足的企业而言是难以啃下的‘硬馒头’。目前监管体系仍需完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