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老牌服装内地陷关店潮:班尼路388家佐丹奴54家

http://www.e23.cn2014-08-18京华时报

    摘  要:近日,美邦服饰发布公告称,将以原始投资额6600万元转让其持有的长安基金33%的股权。业内有说法称,主营业务持续下滑的美邦目前正在积极推动互联网化创新转型;而这种转型,需要资金做后盾,哪怕只有区区6600万元。

使高端消费场所变得冷清,贵重的时节礼品也告滞销,连带整个零售市道亦受影响。报告期内,真维斯主要策略是以薄利多销来解决经营成本及库存日益上升等问题,为使存货能保持在健康水平,不得不减价促销,因此公司净利润受损。

  截至去年底,中国内地店铺缩减253家,其中关闭直营店194家。

  Esprit去年全年内地关店38家

  香港思捷环球控股有限公司拥有Esprit和edc品牌,根据其截至今年3月31日为止的2013/2014年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公司在该财年内的前三季度销售额同比下跌7%。

  截至2013年12月31日,香港思捷环球控股直接管理的零售店铺为963家,而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其店铺有1060家,全球共关闭了97家门店,其中中国内地关闭38家门店。

  □反差

  国际大牌不断加速扩张

  美邦、班尼路等品牌日渐没落并不断关闭门店之际,拥有优衣库的亚太地区最大服饰零售巨头迅销集团却加速在华发展。2013年9月,优衣库在上海开出了全球最大的旗舰店。今年3月,迅销集团通过预托证券,以介绍上市形式在港交所主板进行第二上市,不发行新股不募资。迅销集团还表示,每年在中国内地及港台市场新设约80至100间门店。

  业绩方面,优衣库2013年在中国的销售额达1250亿日元(约人民币75.75亿元),营收和营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超过6成。

  再看看来自瑞典的连锁服饰店、国际时装零售连锁巨头H&M,其于2007年率先进入上海,2009年4月在前门大街开出北京首家旗舰店,2013年其在中国的销售额已达到66.55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64.07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全球“快时尚”风向标的国际巨头,ZARA、H&M、GAP等品牌历年却在中国屡陷质量门,作为工商、质检部门黑名单上的常客,有媒体不完全统计,ZARA自2006年入华以来,至今至少15次登上质量黑榜,单是今年3月份就已经被两度点名。而就在本月初,北京工商局也发布消息,包括H&M女式休闲裤在内的7批服装不合格。抽检不合格产品涉及无印良品、H&M、VEROMODA、ZARA这些“快时尚”品牌。

  然而,这些质量问题并未阻挡消费者趋之若鹜的脚步。这些国际大牌仍在以惊人的速度开店,数据显示,2013年H&M、优衣库、GAP、ZARA的新开店数分别为60家、77家、34家和20家。

  其实,美邦目前面临的困境只是众多老牌休闲时尚品牌发展现状的一个缩影。班尼路、真维斯、佐丹奴、Esprit等,同样如此。

  -名词解释

  快时尚:ZARA是“快时尚”服装的首创者。快时尚以“快、狠、准”为主要特征,带动了全球的时尚潮流。

  “快”是指快时尚服饰始终追随当季潮流,新品到店的速度奇快,橱窗陈列的变换频率更是一周两次,让追求时髦的人趋之若鹜,扎堆采购。

  “狠”是指品牌间竞争激烈,而消费者购买快时尚服饰的速度能与品牌竞争相媲美,每月都做“月光族”属寻常事。

  “准”是指眼光准。设计师能预知近段时间潮流趋势,在短时间内设计出各式新潮服装;消费者挑选商品时,看准了就买,绝不迟疑。

  □分析

  老牌休闲品牌的硬伤

  不重研发难去库存

  “美邦、班尼路、佐丹奴等只能算是休闲品牌,算不上快时尚品牌”,知名服装行业专家马岗认为,这些品牌只不过朝着快时尚的方向在走,但与H&M、ZARA等还有很大差距。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认为,美邦所谓的“快时尚”,只是其在委托生产和铺货上做到了快,但在追逐快时尚的拥趸们所热衷的流行前沿、紧贴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快速更换样式设计等方面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网络编辑:张晓燕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