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饼市场返璞归真 今年中秋散装月饼当家
摘 要:再有半个月左右就是中秋佳节了,作为中秋节的主角,月饼已经在市内的各大超市、糕点店、面包房亮相。记者昨日走访调查发现,今年包装豪华、价格上千元的月饼已经在实体店难觅踪影,简约包装、价格在200元以下的月饼礼盒和散装月饼更受普通消费者青睐。与此同时,月饼生产厂家的月饼团购业务量再次下降。
往的团购大客户已从政府部门、国企和事业单位转为民企。“特别是国企,都不敢团购月饼了。”小卢坦言,以前靠中秋节卖月饼大赚一笔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有些客户虽然买了,但要求发票开服务费,开食品发票的话他们就不要了。”他告诉记者,到现在他今年的销售任务才完成了三分之一。
团购市场的冷淡迫使月饼生产企业纷纷削减团购业务。“目前我们大部分月饼产量都是供给零售的。”北京一家知名月饼生产企业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以前企业一半左右的产量都要供给团购,但今年这部分产量只占到三分之一左右,以往团购业务都有专人负责,但今年企业不再设团购专员,而且因为团购量减少,今年企业也不再发行月饼券。
撤 “黄牛”不敢收月饼券
往年中秋节前,公主坟翠微大厦门前总是十分热闹,不少专门收月饼券的“黄牛”会在道路两边不断地询问过往行人是否有月饼券要卖,但今年翠微大厦外的月饼券“黄牛”却身影寥寥。
“月饼券现在谁都不敢收,闹不好就要砸在手里。”一位“黄牛”告诉记者,往年中秋节前,好些单位都发一两张月饼券作为福利,月饼券数量多且“销路”有保证,因而生意好做。但是今年却不一样,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都不发月饼券了,不但没了“货源”也没了“下家”。这位“黄牛”坦言,月饼上市的这些天,自己很少接到团购订货电话,目前只有几个老客户来找他团购,数量也不大,都是几十张左右。他告诉记者,眼下月饼券几乎没人收,即使收给的价格也很低。
采访后记
没了金边的月饼更美味
我国消费市场规模大,不同档次的消费市场都存在巨大商机。企业根据自身策略,将目标客户锁定在不同群体无可厚非,不过商家恐怕不能总把眼光盯在“公款消费、请吃送礼”上。
以往中秋月饼市场奢华频现,鲍鱼鱼翅横行,雪茄红酒结队,而月饼作为节日食品却被层层包装,镀上了金边,成了迎来送往的工具,影响了社会风气。
如今在中央禁令之下,月饼终于褪去身上穿着已久的奢华外衣,回归其普通节日食品的本真,没了金边的月饼其实更美味。
- 鲍鱼月饼有价无市(2014-08-20)
- 月饼销售大战开启电商模式 价格微涨3%-5%(2014-08-15)
- 主流月饼礼盒价格下降近五成 公款送礼被狠刹(2014-08-14)
- 月饼礼盒价格下降近五成 节日前出重拳已成惯例(2014-08-13)
- 月饼进入美国主流市场成为受欢迎甜点 超市热销(2014-0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