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食品紧急召回拟限24小时 56.3%受访者关心能否实现

http://www.e23.cn2014-08-22中国青年报

    摘  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6日发布《食品召回和停止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食品监管》)。按照办法规定,食品召回分为紧急召回和一般召回。对于紧急召回,食品生产者应当在知悉相关风险后24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书面召回计划,同时立即实施召回。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6日发布《食品召回和停止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食品监管》)。按照办法规定,食品召回分为紧急召回和一般召回。对于紧急召回,食品生产者应当在知悉相关风险后24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书面召回计划,同时立即实施召回。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问卷网,对201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9.1%受访者已经知悉《食品监管》正在征求社会意见,哪些问题食品会被召回、问题食品24小时内召回能否实现是受访者最关心的问题。

  受访者中,90后、80后、70后分别占16.8%、46.0%、25.7%。

  56.3%受访者关心问题食品24小时内召回能否实现

  近期接连出现的问题食品事件,让甘肃天水市市民黄喆对《食品监管》十分关注。黄喆说,在以前发生的毒牛奶、镉大米等食品安全事件中,让企业在一个星期内召回问题食品都不见得能完成,《食品监管》规定在24或72小时内召回,她很想知道如何实现。

  黄喆还表示,问题食品的标准怎么确定,消费者举报的问题食品是否能被召回,也是她很想知道的问题。

  上海市民王文建了解到,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不符合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的10倍。“之前发生的福喜等食品安全事件中,只听说企业被罚款,没听说消费者得到了赔偿,食品安全召回制度是不是真的能让我拿到这笔赔偿呢?”王文建很疑惑。

  调查显示,对于食品安全召回制度,受访者最关心哪些问题食品会被召回(56.6%)和问题食品24小时内召回能否实现(56.3%)。受访者关注的其他方面还包括:企业是否会主动召回问题产品(54.5%),消费者是否能获得赔偿(54.1%),监管部门是否严格执法(48.9%),相关惩罚措施是否完善(39.4%)等。

  早在2007年,我国相关部门就已经发布《食品召回管理规定》。北京、广东等地先后进行了试点。2009年颁布的《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三条明确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召回制度。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

  然而,目前我国企业发现食品问题以后主动召回的情况依然只占少数。

  曾经在武汉多家餐饮公司有过工作经历的郑女士告诉记者,企业主动召回问题食品的风险是巨大的。“如果大家都知道你的公司出了问题食品,那肯定都不会买了。即使你把问题食品召回了,大家也不会去考虑你的诚意,反而会觉得一次有问题,以后肯定都有问题了。”

  她还向记者透露,从企业和生产销售链内部来看,阻断不合格原材料和产品流通就存在障碍。“很多原材料供货商和食品企业基层的干部都有着特殊的利益关系,只要不出现大问题,公司工作人员收了好处,自然就不会主动向上级报告。很多经销商和供货商之间,也有着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合作关系,可能相互包庇。”

  成功实现食品召回的阻碍,不仅是企业缺乏主动性。

  召回制度在我国最早被用于汽车领域。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南庆贤曾指出,汽车行业质量门槛较高,生产者往往是大型企业,环节相对简单集中。而食品行业生产企业规模不一,从农田到餐桌又要经历很多环节,实行召回难度系数较高。

“很多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只强调了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忽略了对监督者疏于管理、执法不严等责任的追究。”北京市朝阳区市民刘宇明直言,食品安全事件往往都是媒体曝光了,事情闹大了,监管部门才去查。有关部门的日常监管不到位,是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张晓燕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