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济南各中小学已经开学,校园周边的小商店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不少学生在上课前、放学后扎堆到小商店内购买小零嘴。3日,女报记者走访多所学校周边的小商店发现,许多受学生喜爱的小零嘴不仅生产日期模糊、包装破损,甚至有些小零嘴是三无产品;部分商家为了吸引孩子的关注度,不惜在食品中加入荧光棒等危险物品。
学工作多年的聂先生同样表示,酯类化合物属于有机物,而多数有机物带有一定毒性。
而一些小零食看上去规范,QS生产许可证号、厂名、厂址、电话一应俱全,但“规范”的外表下隐藏着不少疑点。记者将一款名为“鑫拖肥”的含椰果液体饮料上标注的QS号到国家食品安全网上查询,输入号码后却显示“数据更新中,企业QS数据记录存在备案!”记者无从获知该QS号对应的企业是否真的是包装上标注的企业。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刘志刚表示,开学后不少孩子出现了呕吐、腹泻等症状,他建议孩子尽量少吃或不吃小零食,而像碳酸饮料及膨化食品等高热量食品更应少吃。记者发现,在购买的混合胶型凝胶糖果中,为其增加弹力的明胶和果胶占据食品添加剂的主要成分。对此,刘志刚表示,长期食用添加有此类物质的小零食对儿童的身体有一定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