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奢侈品鉴定班老师自称花400万买奢侈品

http://www.e23.cn2014-09-09新华网

    摘  要:近日,北京市场上出现奢侈品鉴定培训班,10天学费32800元,且培训班老师称“不建议短期培训班学生完成培训后直接担任鉴定师”。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奢侈品市场鉴定无门现象较为普遍,奢侈品牌不设立鉴定部门,奢侈品鉴定行业也没有执业资格证件。

为学员参加10天的课程就能去做鉴定师,奢侈品鉴定需要多年的积累,远非上一期培训班就可以出师的。还有学员从短期培训班毕业后就又去开课赚钱,无异于给鉴定行业添乱。”李老师在开课之初就告诉学生,她会为找她咨询的客人免费鉴定。“奢侈品鉴定师不是一个用来致富的行业,应该是为大众服务者。”李老师说。

  鉴定班学员:多从事奢侈品相关工作

  该培训班报名处董老师介绍说,为保证教学质量,鉴定培训班小班教学,每次不超过10人。因报名者众多背景不一,老师在开课前会进行面试。“首先是排除假货商,然后还要判断学员家庭背景。如果不是希望从事奢侈品行业,或者没有能力长期研究奢侈品,我们会劝其不要报名。”据悉,一位家底殷实的女大学生也被劝退。“我们希望招到一些愿意在这个行业内踏实研究的人,不是觉得新鲜就报名的。”董老师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参与此次课程的学员主要分为三类:奢侈品二手店工作人员,奢侈品保养售后服务人员,以及奢侈品平台的工作人员。而这三类学员报名目的不同:二手店工作人员希望在培训后增加专业鉴包能力,避免收购假货;奢侈品保养人员则希望通过培训针对不同包款制订保养策略;奢侈品平台工作人员则希望积累品牌知识,宣传并维护买卖渠道。而明说希望从事奢侈品鉴定工作的并不多见。“一位从事保养的学员说以前因为保养时不知道包的材质是牛皮、猪皮还是鸡皮,有过错误的护理方法,最后造成损失,现在学到这些知识就可以向顾客解释了。”培训班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学员反馈。

  记者观察

  看不清的奢侈品鉴定市场

  奢侈品鉴定这一职业几乎是亚洲特色,其原因是日本起步较早的二手贸易市场,以及中国的山寨产业链和日渐兴起的二手奢侈品买卖。

  在没有统一奢侈品鉴定行业标准的情况下,能够提供权威认证的部门趋近于零。在赝品与真品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比拼中,普通消费者基本丧失了鉴别能力。一方面,消费者很需要鉴包常识,而这样的常识,品牌没有提供义务,大规模的普及也会让造假商有更多仿真信息。另一方面,一旦消费者与商家产生纠纷,却没有权威的第三方鉴定平台,消费者很难维权。奢侈品第三方鉴定确有市场,鉴定培训需求正在增长,但如果一直缺乏行业权威机构或国家标准,则规范行业将成为难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张晓燕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