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台风“海鸥”来袭,香港高挂8号台风警告;没有了上班的顾虑,全城只用了3分钟就将开放的实体店预购额度抢光。
去年暑假,苹果首次将内地加入iPhone 5的首批开售名单,导致香港失去了先机,整个炒卖期瞬间缩至2个月,到10月底,本地收购价已跌破原价,不少炒家被迫“割肉”。
今年,据21世纪经济报道引述接近苹果的消息人士称,由于新版产品的入网许可证告吹,iPhone 6年内无望进入内地市场,苹果已暂停为内地备货。
“只要供应不出现大幅增长,这波炒风料能持续至12月。”刘志刚透露,iPhone 6 Plus由于设计问题出现大面积延迟交货,预计要到10月才会批量付运。与其他从事手机买卖的商家类似,他预备了大量现金备战。
每部新iPhone的收购价动辄上万,精明的香港手机商人于是发明了期票付款。一位要求匿名的手机商透露,期票在iPhone 4时代问世,按照期限长短从3天至1个月不等,接受期票付款的炒家可以获得2%-10%不等的收购溢价,条件是必须按照约定的期限去银行兑现。由于炒家多使用信用卡订购,所以只要满足最后还款期限,也乐于接受溢价期票付款,商家则避免现金流断裂。在萧条的iPhone 5时代,期票一度消失。
“无论从参与炒卖的人数,还是苹果可怜的货源,内地需求有增无减,期票有可能再次登场。”上述手机商表示,以大型商铺最高峰时每天200部的收购量计算,二、三百万的现金流不是小数目,算上过关和销售回款的进度,商家宁愿支付期票溢价来换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