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黄金珠宝饰品抽查超五成不合格 周六福上黑榜

http://www.e23.cn2014-10-10中国网

    摘  要:浙江省工商局公布了近期在浙江范围内开展的对黄金珠宝饰品跟踪式抽检结果,在抽取的23家经销单位销售的92批次商品中 (其中贵金属19批次、珠宝玉石73批次),不合格48批次,合格44批次,批次合格率仅47.83%。

  浙江省工商局公布了近期在浙江范围内开展的对黄金珠宝饰品跟踪式抽检结果,在抽取的23家经销单位销售的92批次商品中 (其中贵金属19批次、珠宝玉石73批次),不合格48批次,合格44批次,批次合格率仅47.83%。

  在工商部门公布的信息中,抽查不合格的项目包括:名称、质量、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产品标准编号、厂名及厂址或销售企业的名称及地址和警示标志或中文警示说明等,其中因为各种标示与标签的不规范而导致产品不合格的案例占据多数。

  《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注意到,在不合格的品牌中,周六福、中国黄金、卡地亚、明希等多家知名品牌上榜。

  现象:多数存标识问题

  按照浙江省工商局公布的“黑榜”名单,中国黄金标注“中国黄金”品牌饰品抽样36批次,不合格16批次。其中贵金属2批次,不合格的主要项目为标识中的 “材料名称”,判定标准为国家质检总局《金银饰品标识管理规定》;珠宝玉石14批次,不合格的主要项目为实物质量中的“珠宝玉石名称”和标识中的 “珠宝玉石名称”、“托架材料及纯度”、“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产品标准编号”、“质量”、“证书”、“印记”、“警示标志或中文警示说明”,判定标准为浙江省DB33/206-2013《珠宝玉石饰品标识》。

  标注“周六福”品牌饰品抽样7批次,不合格7批次。其中贵金属1批次,不合格的主要项目为标识中的 “贵金属含量”、“生产者名称及地址或销售单位名称及地址”、“产品标准编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判定标准为国家质检总局《金银饰品标识管理规定》;珠宝玉石6批次,不合格的主要项目为标识中的 “托架材料及纯度”、“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产品标准编号”、“质量”、“证书”、“生产者名称及地址或销售者名称及地址”,判定标准为浙江省DB33/206-2013《珠宝玉石饰品标识》。

  标注“卡地亚”品牌饰品抽样5批次,不合格5批次,均为珠宝玉石。不合格的主要项目为标识中的“质量”、“证书”,判定标准为浙江省DB33/206-2013《珠宝玉石饰品标识》。

  标注“明希”品牌饰品抽样2批次,不合格2批次,均为珠宝玉石。不合格的主要项目为标识中的“产品标准编号”、“警示标志或中文警示说明”,判定标准为浙江省DB33/206-2013《珠宝玉石饰品标识》。

  对于上述抽检结果,昨日(6月30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别致电采访周六福、卡地亚等几家首饰企业,不过,截至发稿,尚未收到任何回复。

  原因:企业管理不规范

  对上述抽查结果,浙江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秘书长赵杨彪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抽查合格的比例看,47.83%这一数值很低,问题主要集中在产品标签标示的不规范及缺漏方面,极个别以假充真,出现质量问题,说明浙江珠宝首饰行业问题更多出现在企业经营管理规范上。

  浙江省工商局副局长吴国升亦公开表示,此次抽检超过半数商品的标识标注不合格,揭示出其背后存在的行业企业经营管理模式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

据统计,去年浙江省限额以上贸易企业的金银珠宝类零售额达180.3亿元,同比增长34%。同时,去年全年,浙江省12315系统收到首饰类商品投诉642件。今年1~6月,首饰类商品投诉326件,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马恬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