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的早教, 家长应注意什么?
摘 要:巴甫洛夫曾说:“婴儿出生第三天开始教育,就晚了两天!”这句话虽然略显夸张,但早教确实引起了越来越多家长的关注,其中也不乏争议和质疑。早教到底有没有必要,到底有没有效果?科学的早教能否起到好的效果,其实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家长。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才是早教的主导者。
巴甫洛夫曾说:“婴儿出生第三天开始教育,就晚了两天!”这句话虽然略显夸张,但早教确实引起了越来越多家长的关注,其中也不乏争议和质疑。早教到底有没有必要,到底有没有效果?科学的早教能否起到好的效果,其实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家长。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才是早教的主导者。那么,在孩子早期教育中,家长们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一、不要太注重结果
经常能听到一些家长们聊天说起,今天谁家的孩子会背几首唐诗了,认得多少个字了等等,家长们异常重视孩子学习的结果,往往忽视了孩子学习的过程。
美国悦宝园的早教专家建议家长们:
早教是孩子在0—6岁阶段,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及敏感期的发育特点,在适当的时期内,给他们恰如其分的刺激,激发宝宝先天的潜能,使之转化为后天的实际能力,在体验中唤醒和挖掘宝宝潜在的能力,并非简单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比如在悦宝园的课堂上,针对不同年龄段宝宝,每节课阅读不同的小故事,开发宝宝语言、情感、社交等感知能力。因为阅读是受益终身的习惯。在悦宝园,宝宝们不仅可以尽情享受欢乐的课程,而且还把阅读融入到有趣的音乐和游戏课程中,让宝宝们喜欢上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早期阅读教育不仅仅是学ABC。悦宝园开发的是宝宝对阅读的兴趣,让宝宝对未来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二、家长们的过度参与害了孩子
小悦儿(化名)这几天一到早教中心上艺术课就哭闹,妈妈很奇怪,这曾经是女儿最爱上的课啊,是不是这家早教中心不好,老师不好,或者课程不好?其实这位妈妈没有意识到,问题真正出在了自己身上。小悦儿上课的时候,妈妈一直陪伴在身边,但这位母亲从一开始就表现的比女儿还“热爱艺术”,老师发给每个孩子一把颜色笔,让宝宝们自己选择喜爱的颜色,小悦儿妈妈就在旁边不停的干扰女儿的选择:“哎呀,干嘛选蓝色啊,红色的多好看呀,你多选几种颜色行不行呀!”
第二节课,老师让孩子们画自己心中足球的样子,结果课程上到一半,就听见这位妈妈喊:“哎呀,你这画的哪是足球呀,这是个南瓜啊!”,妈妈抢过孩子的画笔,寥寥几笔,居然也出现了个有模有样的足球!这位妈妈心满意足的看着自己的作品,却没有注意到一边失落的小悦儿,从那以后,小悦儿就不愿意上创意课了!
那么,这位妈妈该怎么做呢?看着宝宝把足球画成南瓜就不管吗?
美国悦宝园的早教专家建议家长们:
0—6岁孩子的学习,是知识在大脑里进行比较排序的过程,新学到的知识和脑中残留的知识进行比较,把近似的排在一起,学得越多就越容易记忆。小悦儿的妈妈们看到孩子们画的“足球南瓜”时,应给予更多的赞美和鼓励,在不久的将来,带小悦儿去看真正的足球,然后引导女儿说:“足球是这样的!”,小悦儿就会引发“这个足球和我之前画的那幅画的比较和思考”,这种比较会让孩子记忆深刻。
宝宝在艺术探索课堂上,自由想象、尽情涂鸦一件属于他们的艺术品,这件作品可以不完美,色彩、线条、构图、形状可能一塌糊涂等等,但孩子的创意本没有好坏、对错的评判标准,每一幅作品都代表着他对这个陌生世界的认知,把足球画成南瓜,这都是宝宝天马行空的想象,家长的“善意提醒”,看似帮助孩子正确认识事物,实则直接扼杀了孩子的创新思维、想象力和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家长的“命令提醒”往往也会抹杀孩子的积极性。
下面展示两组图片:

(图一)

-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被误读的早教迷信(2014-10-22)
- 早教老师近半无证上岗 学费动辄万元(2014-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