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去年10月,是康佳新任董事局主席吴斯远上任的日子,康佳的互联网转型亦是从他上任后开启。
转型得失
落后竞争对手一个身位
康佳的转型,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时间有点晚,点儿也背。
这两年,彩电销量哀鸿遍野,创维、海信、TCL在2012年就开始尝试转型,长虹也提出一套完整的家庭互联网战略。
从时间上来看,康佳成体系的转型相比对手整整慢了一年多,自然地,转型期的树形象、抢地盘、争用户、拼销量也落后一局。
不巧的是,康佳在互联网转型上慢了一年,刚要发力的时候恰好遇到史上最严广电监管,广电总局下令下架电视端视频APP。业内的共识是,在视频、游戏、教育、电商几类应用中,视频应用对电视用户的吸引力最大,也是智能电视最有竞争力的卖点,而恰恰广电在这里加了一道门,打击了厂商推广互联网视频的热情。
此前康佳与优酷推出联合品牌电视,搭载优酷的视频平台。新京报记者了解到,9月,优酷方面已经停止了对电视端APP的服务。
除此之外,在新管理层上任前,2013年9月康佳曾在业内首个推出互联网品牌KKTV,以期阻击互联网企业乐视、小米的进攻,但这一年来关于这个品牌的消息鲜有露面。相比而言,比康佳晚一步发布互联网品牌“酷开”的创维,在双品牌战略上渐渐摸到门道,除了价格上紧跟乐视小米,营销上迎合90后,且与阿里、华为都有合作。
家电产业观察家梁振鹏说,康佳转型还是缺少系统性,从KKTV到后来的易TV,承载转型的品牌一年两改,不够连贯。在产品上,起初过于强调硬件配置,而对消费者而言,电视配置的高低并非那么紧要。至今年8月,康佳终于开始强调游戏和视频内容,提出娱乐化的品牌定位,但TCL早在一年前就通过密集的宣传轰炸,将娱乐的定位深入人心。
在资深业内人士刘荷清看来,康佳这一年来转型的方向和路子基本没有问题,只是彩电业太特殊,制造产业的机会还需要时间,不能立竿见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