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入冬的国产手机界丝毫未有“冬藏”的冷清。昨日,酷派高管独立“出走”成立新品牌,并大呼“我们要利润”。微软、诺基亚、爱立信等厂家或将把小米、魅族等国产“新秀”告上公堂;联想、小米、华为等厂商业绩大增的同时,国产手机却传来“大盘”暴降的噩耗。风起云涌间,一场国产智能手机的激烈“淘汰赛”已经开幕。
士透露,为了拼人气、拼性价比,一些国产厂商在旗舰机发布时往往公布一个相对较低的价格,但却在刚刚推出时很难买到现货。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逐渐学会打营销牌的国产厂商掀起了用户火爆的热情,却也难免给他们带来失望和伤害。上市3个月后,就不得不失意宣布降价一千余元的锤子手机就是一个例证。
“专利”恐成内伤
赢了销量,输了利润。为获翻身,国产厂商纷纷出狠招。小米公司日前18亿元投资爱奇艺、购买优酷千万美元股票,试图在内容资源上武装自己,以构建内容、硬件“闭环”,增加用户黏性。
魅族则开始与阿里云OS合作,并计划通过与更多互联网厂商合作,扩大渠道影响力。19日的魅族新品发布会上,魅族还推出了全球首款正面按压式指纹识别的安卓手机,并与支付宝、腾讯等合作。
“在整个手机行业从规模化生产,转向精细化、个性化、定制化、多元化的转型升级过程中,一定会引来洗牌狂潮。”科技评论人士康斯坦丁如是说。
“小品牌都死了!”对于国产智能手机中小米、华为、联想厂商业绩喜人,而整个国产智能手机市场却出现下滑的原因,赛诺副总裁孙琦直言道。随着全球智能手机日渐饱和、4G新技术代际的更替,那些缺乏品牌影响力、创新研发能力不足、核心专利储备不够、产业链议价权不高的低端厂商难免在“淘汰赛”中出局。
然而,即便对于小米、魅族等已经成了一番气候的国产手机厂商来说,这场智能手机“淘汰赛”也必然是场辛苦的硬仗。据科技资讯网站Android Headlines最新消息,微软、诺基亚和爱立信等厂商或将状告中国手机厂商小米、魅族等侵犯专利权。通信业起家的华为、中兴此前已经做了大量专利布局,而小米、魅族则可能面临棘手的威胁。